[拼音]:yin,er
[外文]:Tremella fuciformis
银耳科(Tremellaceae)银耳属腐生真菌。又名白木耳。子实体供食用和药用,是传统滋补品。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四川、福建、贵州、云南、浙江、江苏、陕西、青海、台湾等省均产,以四川的通江银耳、福建的漳州雪耳最为 。 各地多有栽培,日本、 也有生产。
银耳营养体为纤细而有分枝的菌丝体。菌丝体和大量胶质构成洁白、半透明、菊花或鸡冠状的子实体,一般直径6~10厘米。干后缩小,呈淡黄 ,硬而脆,浸水后可恢复原形。成熟子实体表面有一层无 透明的担孢子。担孢子在15℃以上萌发产生菌丝体,它和子实体的生长适温均为20~25℃,生长基质宜偏酸 且有55~60%的含水量。子实体生长还需通风良好并有散射光线。银耳菌丝缺乏分解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酶,因此,生长过程中必须和一种碳团属真菌(香灰菌)伴生,以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供银耳利用,否则不能形成子实体。
野生银耳常生在枯死的栓皮栎、麻栎等阔叶树上。19世纪时 四川通江县已有栽培银耳。早期栽培的方法是砍取段木晒裂后,排放山坡上任其自然接种。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为人工接种的段木栽培,后改用瓶栽法,最近发展为塑料袋栽法,但仍以段木栽培的品质较好。人工接种需先分离培养菌种(银耳与香灰菌的混合菌种),按母种、原种、栽培种 培养。获得合格栽培种后,按下述方法接种栽培。
(1)段木栽培法。冬季砍取段木,以井架式堆于树荫下,促使组织死亡,养分转化至发生酒味。待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在段木上交叉钻穴,嵌接菌种。然后仍堆叠树荫下,覆盖塑料薄膜、草帘等,保持适宜温、湿度,并定期翻堆、喷水。当近半数接种穴上产生子实体时,撤去覆盖物,或将长子实体的段木移至坑道、荫棚下,搭成人字架,使子实体充分生长。采收时用竹刀在基部割下整朵银耳。如加强管理,可采收多批。
(2)瓶栽法。用木屑、米糠加入黄豆粉、棉子皮等制成培养料,装入大口瓶中,灭菌后接种,适温培养,10天后去掉瓶塞并在瓶口套上纸环,保持子实体生长所需条件。待子实体长到瓶口大小时除去纸环,使之长成大朵银耳。采收时齐培养基表面切割。可收获2批,生长周期约40天。收取的银耳洗去杂质、滤去水分后置竹帘上晒干,或在60℃以下通风烘干。
(3)塑料袋栽法。培养料装入50×28厘米塑料袋中,封袋口,呈圆筒状稍压扁。在袋上均匀打接种穴4个,直径、深度均约1.5厘米,用胶布封穴后灭菌,在穴内接种,并仍用胶布贴封。然后置发菌室先保持28℃培养3~5天,再降至23~25℃培养5~7天,并供给新鲜空气。发菌后将胶布撕开留缝,倒去黄水,在20℃下培养并保持新鲜空气,相对湿度增至90%以上,半月后出现子实体原基,长成银耳。
银耳子实体含有多种氨基酸及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等成分,作中药功能滋阴润肺、养胃、 ,主治虚劳咳嗽、痰中带血、虚热口渴等。
参考文章
银耳栽培及管理食用菌
银耳的贮藏方法要点食用菌
银耳栽培防治杂菌食用菌
瓶栽银耳技术食用菌
玉枣银耳罐头加工果树园艺
木屑栽培银耳的新法食用菌
营养丰富的银耳食用菌
鱼鳞病 吃银耳皮肤科与传染
银耳袋栽失误的原因食用菌
银耳红枣饮料的加工技术果树园艺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良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银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良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5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