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u he feiliao
[外文]:compound fertilizers
由化学方法或(和)混合方法制成的含作物营养元素氮、磷、钾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其作用是满足不同生产条件下农业需要的多种养分的综合需要和平衡。它们的规格按N-P2O5-K2O的含量百分比进行标记,如15-15-15表示该复合肥料含有N、P2O5、K2O各15%。复合肥料也可含有一种或几种中量和(或)微量营养元素,如12-12-12-5(S)表示复合肥料含有N、P2O5、K2O各12%,还含有S5%。
在美国,复合肥料与掺混肥料是同义词。在欧洲一些国家两者含义不同,复合肥料在其生产过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如磷酸铵类肥料、硝酸磷肥、硝酸钾和磷酸钾等;掺混肥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机械混合。
发展概况由于农业的需要,复合肥料特别是高浓度复合肥料是化肥品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多数国家的早期化肥工业以生产单元肥料(含一种营养元素的肥料)为主。美国在20世纪早期,就以过磷酸钙为基础,与秘鲁鸟粪、智利硝石、钾盐和一些有机废物一起混合(有时造粒)使用。现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肥总消费量中的40%~50%的N、80%~85%的P2O5和85%~90%的K2O是以复合肥料的形式提供的。随着土壤肥料学和农业施肥技术的发展,农业已走向科学施肥。科学施肥须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性质、肥力水平、作物种类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施肥品种和数量,这样就可以避免土壤中过量施用或短缺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而造成浪费。
原料生产复合肥料的原料是一些基础肥料和中间产品。主要有硝酸铵、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铵类肥料、氯化钾、硫酸钾、氨、各种含氮溶液和磷酸等。
生产方法一般都包含有造粒过程,可大体分三类:
(1)干粉状物料混合造粒工艺 此过程有化学反应或无显著化学反应,根据需要选择几种肥料原料干粉进行计量和混合,在造粒机内成粒。干粉混合料的造粒需加热,并用加水或加蒸汽的方法增加液相量,然后在滚动情况下团聚成粒。目前,这类工艺中通常采用加酸(特别是加磷酸)和氨来增加液相量,并借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来提供热量,磷酸和氨反应生成的磷酸铵就成为复合肥料中的组分。造粒机内的物料应控制较佳的温度 (50~80℃)和较佳的含水量(2.5%~7.5%),以达到合适的成粒条件。氨化造粒机能同时进行氨化反应和造粒,是最广泛采用的设备。它是一台略带倾斜的卧式转筒。造粒的工艺过程(见图)为:原料和后系统返回的干物料从氨化造粒机一端进入,在筒体旋转下形成物料的半流化床。在床层的上面喷洒磷酸,由床层下面喷入氨。从造粒机流出的湿颗粒进入干燥机内干燥,干颗粒物料进行筛分,合格颗粒经冷却后入库,细颗粒返回造粒机,大颗粒经破碎后返回筛子。容易结块的复合肥料,在需要长途运输和贮存较长时间时,要经过处理,通常是在滚筒内用硅藻土粉包裹颗粒的表面,或同时使用油和硅藻土粉包裹。
(2)料浆造粒工艺 磷酸、硝酸或这些酸的混合酸与氨反应生成料浆,喷入造粒机,与其他肥料原料干粉以及后系统返回的返料一起造粒,然后进行干燥、筛分和冷却。这实际上是与磷酸铵类肥料结合起来的复合肥料生产工艺。
(3)熔融造粒工艺 把混合肥料的全部或大部变成热熔融体,喷洒在空气流或油流中冷却、固化成颗粒。这类生产工艺并不普遍。
流体复合肥料生产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领域(见流体肥料)。
参考文章复合肥料有哪些特点?肥料饲料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复合肥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