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ongliu
[外文]:tumor
生物机体内由遗传性发生改变并具有相对自主性生长能力的细胞所构成的新生组织。或称新生物。肿瘤是常见多发的疾病,可发生于许多器官组织。可分为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对人的健康及生命威胁极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长,恶性肿瘤在死亡原因中所占位置也在升高。因此肿瘤越来越受到医学界乃至广大群众的关注。
肿瘤组织由瘤细胞构成;瘤细胞由正常细胞转变而来。正常细胞在各种因子的长期作用下,遗传性发生稳定的改变,出现失去控制的生长。人类肿瘤,除少数职业癌外,大多原因不清。但动物实验早已证明,许多物质可以诱发肿瘤。这些物质可以是物理的(如X射线)、化学的(如苯并芘)、生物的(如致瘤病毒),统称为致癌物。这些致癌物引起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使细胞出现正常细胞所没有的许多生物学特征。这些特征又通过遗传,传给子代细胞。肿瘤细胞的形成是由于细胞的基因型发生了改变而使表型异常。这种变化相当牢固,甚至是“不朽”的。
正常细胞的生长受到体内许多因素的严格控制和约束。胎儿的生长发育可作为典型的例子。胚胎时期细胞的生长速度最快,由于受到调节因子的左右,到胎儿成熟,发育即行中止并离开母体降临人间。又如组织受到损伤后,细胞生长加快直到损伤完全修复,伤口愈合,细胞生长停止或恢复常态。由于有严格的控制,组织的修复总是恰到好处。也有过度生长的情况,如皮肤切口愈合后出现瘢痕疙瘩,但它也不会无限度长大。肿瘤细胞的过度生长是生长失控后果。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找到肿瘤细胞生长失控的原因。新发现的原癌基因许多原来都是正常细胞生长所必需的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由于发生基因突变、扩增、重排,细胞生长的正常限度便被冲破,导致肿瘤的形成。机体还是具备另一套控制基因,防止正常细胞过度生长。这些基因的突变、丢失,也会破坏细胞生长的平衡调节,使细胞生长失控。尽管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未必一定比某些正常细胞(如造血细胞、小肠上皮细胞)更快,肿瘤的形成却是生长失去控制造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肿瘤的生长是自主性生长。然而,这种自主性并非绝对的,瘤细胞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体内因素的影响。如有些乳腺癌细胞有雌激素受体,其生长依赖于雌激素。服用雌激素拮抗剂三苯氧胺(Ta-moxifen)或施行双侧卵巢摘除, 可使乳腺癌生长受抑。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对肿瘤病的发生也有影响。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的病人肿瘤发生率百倍于正常人,肿瘤的发展也快得多。
细胞的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胚胎时期细胞快速分裂,经过10个月,一个受精卵便发育成完整的婴儿。胚胎时期,细胞的不断分裂,也在不断分化。细胞的分化导致细胞的分工,形成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器官和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一般是矛盾的:分裂快的细胞分化程度低;高度分化的细胞可成为所谓终末细胞,不再分裂。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一般都比正常细胞低,而且分化程度决定其恶性程度。良性肿瘤细胞分化好,不少良性细胞还保存了正常细胞的功能。如内分泌腺良性肿瘤可以分泌过量的激素,引起腺体功能亢进的临床症状。恶性肿瘤细胞分化差;低分化或未分化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恶性肿瘤实质上可看作是细胞分化障碍引起的疾病。因此,恶性肿瘤在某种意义上可与胚胎组织相比拟。不少恶性肿瘤细胞可出现胚胎时期的性状,如肿瘤-胚胎抗原。其中癌胚抗原(CEA)常出现于结肠癌、胰腺癌、肺癌。肝细胞癌时出现的甲胎蛋白(AFP)也是一种胚胎时期特有的蛋白质,由肝细胞合成,AFP在婴儿出世后不久即行消失,这是由于AFP基因被关闭或受阻抑所致。肝细胞癌变时,AFP基因的阻抑状态被打破,肝细胞重又合成并分泌AFP。这些肿瘤-胚胎抗原已成为某些肿瘤的极好标志,对诊断肿瘤和监测复发有重要作用。恶性肿瘤细胞一般处于低分化状态,但其分化程度是可以改变的。体外实验证明,不少化合物如二甲基亚砜(DMSO)、维生素 A类化合物能促进瘤细胞分化。这是当前正在着重研究的一类有应用潜力的抗癌药物,它们与上前常用的化学疗法药物不同,不是直接对瘤细胞起毒性作用,而是促其分化,使恶性细胞逆转。这更说明,肿瘤细胞生长的自主性是相对的,恶性细胞有可能逆转正常。
恶性肿瘤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向周围正常组织浸润和向远处器官转移。这是区别良、恶性肿瘤的最本质的特征。良性肿瘤虽可以长得很大,但总是局限的,并常有完整的包膜。除因膨胀性生长挤压邻近组织(尤其是生命重要器官)可导致严重后果外,良性肿瘤不侵犯邻近组织,不发生远处转移。若良性肿瘤发生恶变,便获得了浸润转移的能力,其生物学行为无异于恶性肿瘤。
肿瘤发生的启动-促进一般认为,80%或更多的人类肿瘤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动物实验证明,从接触致癌物到肿瘤的出现,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潜伏期。人类肿瘤的潜伏期估计长的多。1940年代有人用化学致癌物诱发小鼠皮肤肿瘤,发现低剂量致癌物的短暂作用不能诱发肿瘤,若致癌物作用后又用巴豆油 皮肤,却可引出皮肤 状瘤。后来从巴豆油提取出一种佛皮酯类化合物(如 TAP),证明是巴豆油的促瘤成分。从这个以及类似实验引出了关于肿瘤发生的启动-促进学说,认为致癌物作为启动因子作用于正常细胞,引起基因物质(DNA)的不可逆改变;促进因子只改变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述,促进被启动的细胞增生和出现肿瘤细胞表型。标准的肿瘤启动-促进实验模式,一般只出现瘤前病变和良性肿瘤。后者的恶变率很低,而且其恶变与促进因子的作用无关;只有再次暴露于能损伤DNA的致癌物后才发生恶变并进一步发展。促进因子的作用有一定的组织倾向性。已证明糖精对膀胱肿瘤,雌激素对乳腺瘤起促进作用。当应用一种能诱发广泛器官肿瘤的致癌物时,促进因子能决定肿瘤的器官定位。应当指出,许多致癌物,尤其当细胞的暴露水平足够高时,无需促进因子的作用,即可诱发肿瘤。这些致癌物可视为完全的致癌物,需促进因子协助的致癌物称为不完全致癌物。人类肿瘤的发生是否遵循启动-促进模式,还有待证明。从我国某些恶性肿瘤高发区找到一些可疑的致癌物和对癌变起促进作用物质。如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区,从人们普遍食用的自制酸菜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鲁森氏红甲脂,经启动-促进实验证明,它不是致癌物但促瘤作用。流行学调查支持红甲脂在食管癌病因中的作用,因为酸菜的食入量与食管癌发病率呈正相关。因此,林县食管癌似符合肿瘤发生的启动-促进的多阶段学说。然而,考虑到当地人群可能长期高水平地暴露于各种致癌物,鲁森氏红甲脂作为促进因子在食管癌发生上究竟发挥多少作用,还值得深入探讨。
早年用果蝇做的实验证明,能诱发人类肿瘤的X射线能引起果蝇基因突变。所以,人们自然地把致癌作用与基因突变联系在一起,并据此推测肿瘤细胞的基因组中一定有使细胞生长出现异常的突变基因。为证实突变基因的存在,大量工作是用细胞恶变的体外模型──细胞转化实验做的。这方面工作的先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的R.A.温伯格做了下述实验。他用致癌物3-甲基胆蒽使C3HIOT1/2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然后提取转化细胞的总DNA,并用磷酸钙沉淀法将DNA转染到NIH3T3细胞内。结果在NIH3T3细胞培养中出现了细胞转化灶。这个结果表明,3-甲基胆蒽诱导出来的转化细胞DNA具有转化活性,即转化细胞内含有能使细胞转化的转化基因。类似的工作迅速过渡到人的恶性肿瘤,发现膀胱癌细胞DNA同样有转化NIH3T3细胞的转化活性。后来R.A.温伯格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M.博巴西德等对转化基因进行克隆化,证实它是发生了点突变的Ha-ras原癌基因。它们编码的转化蛋白分子量为21000道尔顿,其第12位氨基酸残基的甘氨酸由于基因点突变被缬氨酸所取代。Ha-ras基因在进化发展中是高度保守的DNA序列,在果蝇甚至酵母均可找到,由此可见它对细胞的正常功能是很重要。原癌基因发生极其微小的变化,便足以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这一发现确是十分惊人。然而,后来的研究表明,细胞恶变需要超越许多障碍才有可能,细胞恶变要求多次基因突变的逐步积累。NIH3T3是长期在体外传代的细胞系,大概已经经历了若干次突变并处于恶变的边缘,在此基础上,Ha-ras的点突变便轻易地把它推向恶性转化。点突变的Ha-ras不能使正常胚胎成纤维细胞发生转化,说明要引起细胞恶变一个基因的一次突变是远远不够的。
抗癌基因还有一类基因有抑制癌变的作用,它称为抗癌基因。其重要性是在它们丢失或失活的情况下得到阐明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第13号染色体有一段缺失(13q14),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正是由于定位于此的基因丢失,才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这个基因便取名RB基因。RB基因所编码的是分子量为110000道尔顿的核磷酸蛋白,其功能大概是调节与细胞生长和分化有关的某些基因的开关。它的丢失会引起调节紊乱。RB基因的丢失并不只限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在成骨肉瘤、小细胞肺癌、食管癌也相继发现。事实上,许多恶性肿瘤出现染色体某些节段缺失,其癌变机制很可能都涉及抑癌基因的丢失。晚近发现人结肠癌有许多处染色体缺失(包括第 5、17、18号染色体)。其中第17号染色体所缺失的节段有一个P53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分子量 为53000道尔顿),是另一个已被克隆的抑癌基因。对结肠癌由肠上皮增生直至癌形成各阶段的分析,有力地证明癌变这个漫长进程中不但有原癌基因ras的突变和活化,而且可能有许多个抑癌基因 (P53基因是其一)的丢失。发生转移时,则可能有更多的基因突变或丢失。
以上事实清楚地说明,在癌的潜伏期实际发生了一系列的基因改变,或是原癌基因的突变、重排、扩增,或是抑癌基因的丢失、失活。基因的这些改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正常细胞出现质的飞跃,变成具有充分恶性表型的癌细胞。对于那些潜伏期较短的小儿常见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白血病等),大概只需少数几次基因的改变;对那些潜伏期长的多数癌症(常发生于中晚年),细胞大概需要经历7、8次甚至上10次的基因改变才能变成癌。这大概是许多癌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参考文章心脏肿瘤如何治疗?内科心脏肿瘤要做哪些方面的检查?内科牙龈瘤是肿瘤吗?口腔科原发性心脏肿瘤有何临床特征?内科原发性心脏肿瘤有哪些类型?内科简述脑肿瘤近距离放射疗法的概念及进展。神经与精神科如何诊治脑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神经与精神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有哪些诊断方法?口腔科骨肿瘤的X线诊断步骤?骨科油橄榄肿瘤病及其防治经济作物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圣欧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肿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圣欧;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