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ongtian zhengsanliang
[外文]:evapotranspiration of field
又称腾发量、农田总蒸发量。作物蒸腾量与棵间土壤蒸发量的总和。在径流和渗漏量很小的情况下,农田蒸散量可大致代表农田实际的耗水量。
农田蒸散量可用仪器测定,也可间接计算。主要计算方法有:
(1)能量平衡法。以鲍文比较具代表性。它以热量平衡公式Rn=QS+SH+LE为依据。式中Rn为辐射平衡,QS为土壤热通量,SH为空气显热能量,LE为蒸发潜热。鲍文比β=SH/LE≈0.5△T/△e,△T和△e分别表示近地层两个高度的温度差和水汽压差,因而β 值可通过实验确定。如辐射平衡(Rn)与土壤热通量(QS)以及β 值为已知,也可算出蒸发潜热与农田蒸散量。
(2)湍流交换法。将风的瞬时分量(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与水汽密度的瞬时值联系起来测定水汽的输送,此法对仪器要求较高,工作量大。
(3)水量平衡法。即通过土壤湿度的观测,分析农田土壤水分收支状况,从而推断蒸散量。
(4)综合法。以彭曼公式为代表,带有经验性质,并有较充分的物理学理论依据,一般适用于湿润的平原地区。彭曼简式为Ew=△H+Eα/(△+r)。式中Ew表示自由水面的蒸发量(毫米/日);Eα=0.35(eα-ed)(1+u2·10-2)(毫米/日),其中eα与ed分别为平均温度时的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毫米);u2为2米高处的平均风速;△为饱和水汽压-温度曲线在平均气温Tα时的斜率; H是根据经验公式估算的辐射收支的水分蒸发当量(毫米/日); r为干湿表常数。农田蒸散量E=αEw,α为计算参数。
农田蒸散量为农田水分平衡的主要支出项,是计划蓄水、供水,设计防旱、抗旱措施等的重要依据,鉴定作物水分供应条件的重要指标。影响农田蒸散量的主要因子有:由大气干燥程度、辐射平衡和风力大小所决定的蒸发势,土壤供水状况,以及植被状况对湍流交换系数的影响等。农田蒸散量以及其中植物蒸腾与棵间蒸发两部分数量的比例,随种植制度、栽培措施和作物生长状况而变化。调节农田蒸散量与蒸腾、蒸发的比例关系,可提高水分利用率,即消耗单位水分可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调节蒸散量的农业措施有灌溉、排水、耕作、改变种植制度和方式,设置风障和防护林,覆盖和喷洒保墒增温剂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农田蒸散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4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