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小黄鱼


[拼音]:xiaohuangyu

[外文]:Pseudosciaena polyactis

硬骨鱼纲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 黄鱼属。又名黄花鱼。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曾为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分布于朝鲜西海岸及台湾海峡以北的我国大陆近海。我国沿海的小黄鱼可分为黄渤海群、黄海群、南黄海群及东海群4个种群。

形态

体侧扁。尾柄长为尾柄高 2.5倍左右。头大,具发达粘液腔。上、下颌约等长。侧线鳞50~62,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鳞 5~6枚。背鳍具9~11鳍棘,29~40(一般为31~36)鳍条。臀鳍具2鳍棘,8~11鳍条,第2鳍棘小于眼径。体黄褐色,腹面金黄颜色,各鳍灰黄颜色、唇橘红色。鳔大。前端圆形,具侧肢22~36对,每一对侧肢之后分出的后小肢较前小肢短。头颅内有 2块大的矢耳石。椎骨29个,也有28或30个的。(见彩图)

生物学特性

小黄鱼为温水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喜栖息于软泥或泥沙质海底、水深不超过 100米的海区。适温约为6~26℃,依季节、栖息地和生活阶段的不同而异。鱼群有明显的垂直移动现象,黄昏时上升,黎明时下沉;白天栖息在底层或近底层。产卵时浮至中层。肉食性。仔鱼及幼鱼主要摄食硅藻类及桡足类幼体,成鱼摄食毛虾、燐虾、桡足类、虾蛄、虎鱼类、鳀、鳄齿鱼等。

亲鱼在产卵期间能发出间歇性的“咯咯”、“沙沙”声,整个鱼群的发声终日持续不断,并可延续至深夜。捕捞时常根据小黄鱼的发声来判断中心渔场所在和鱼群大小。产卵场一般在河口附近和岛屿、内湾的近岸浅水区,一般水深10~25米。底层水温12~14℃,表层盐度27~32。产卵场分布较广,渤海有莱州湾、渤海湾和辽东湾;黄海有吕泗洋、石岛、五垒岛、大洋河口、鸭绿江口和朝鲜西海岸的延平岛、古群山群岛;东海有温州、鱼山等海域。各海区鱼群的产卵期由南向北逐渐推迟。主要产卵期在3~5月,期间一般雌鱼多于雄鱼。产卵昼夜进行,但以2~4时及13~22时较为集中。怀卵量一般为3.7~15万粒,最多可达31万粒。卵浮性,球形,卵径1.1~1.45毫米,卵膜透明,卵黄均匀,有油球1个。受精卵在水温10℃时约5天孵化。幼鱼的生长上半年缓慢,下半年迅速,当年幼鱼体长可达80~120毫米。2龄开始性成熟, 3龄完全性成熟,雄鱼早于雌鱼。成熟个体的小体长,雄鱼为130~140毫米,雌鱼为140~150毫米。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第1年为旺盛生长阶段,第2至第6年为稳定生长阶段,自第6年起生长滞缓,进入衰老阶段。

小黄鱼有明显的越冬、产卵洄游。越冬期是12月至翌年3月。越冬场平均底温在10℃左右。黄、渤海群在济州岛西北的黄海中南部越冬, 3月中下旬开始向北作产卵洄游,3月底4月初绕过成山头,主群经烟威渔场,4月中旬通过海峡,5月上中旬分别到达莱州湾、渤海湾、辽宁湾产卵。与此同时,另一分支游向海洋岛、鸭绿江口产卵,尚有一小支游向石岛以南乳山渔场附近海区产卵,但数量较少。产卵后分散在各河口附近海区索饵。10月渤海各湾的索饵鱼群开始向渤海中部集中,11月中下旬鱼群陆续游离渤海到达烟威渔场,12月返回越冬场越冬。黄海群的越冬场在黄渤海群东侧,5~6月上旬在朝鲜西南岸的古群山群岛和延平岛西南沿海产卵。南黄海群的小黄鱼在济州岛西部至长江口近海一带越冬,越冬场呈弧形。 3月中下旬其北股鱼群(南黄海越冬场)分 2支进入江苏吕泗洋沿海产卵场,股鱼群鱼体较大,雌鱼占多数,群头较小,捕捞量不多。4月上旬南股鱼群(长江口越冬场)开始进入吕泗洋产卵场,4月中旬至 5月中旬产卵,鱼群的个体较小,雄鱼占多数,群头大,是主要捕捞对象。产卵后鱼群游向附近长江口东北外海一带较深海区索饵。9月索饵鱼群开始向原越冬场洄游,11~12月返回越冬场。东海群的小黄鱼越冬场在浙江中南部近海。2月底3月初开始向近岸作产卵洄游,3月中旬鱼群过鱼山列岛,4月下旬到达长江口嵊泗列岛而进入佘山产卵场。福建闽东渔场嵛山南北的近岸海区也是小黄鱼产卵场之一;每年2月中下旬在浙江南部越冬的部分鱼群开始向该海区作产卵洄游,3月上中旬至4月上中旬产卵。产卵后鱼群分散北上,在长江口外索饵,10月前后南返,12月到翌年2月在浙江南部近海越冬。

生产和利用

我国、朝鲜和日本是小黄鱼生产国。我国几乎全年均有捕捞,但以3月中旬至6月底的春汛和9 月初至12月底的秋、冬汛较为集中。捕捞工具有机轮对拖网、单船底拖网、机帆船对网、小黄鱼流网、大捕网、风网、张网和小对网等。50年代小黄鱼产量甚高,但自6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捕捞越冬及将产卵的鱼群和幼鱼,资源逐渐衰退,小黄鱼的渔场、渔期和洄游分布失去了明显的规律性,已不能形成渔汛而只作兼捕对象。

小黄鱼肉味鲜美,主供鲜销,小部分制成干品、罐头。鳔可制黄鱼胶,为工业用胶原料或供药用。耳石也可作药用。

参考文章小黄鱼(石首鱼科)水产/渔业小黄鱼亲体培育技术水产/渔业怎样分辨大黄鱼和小黄鱼常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星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小黄鱼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星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3514.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