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ongguo Kexueyuan Guojia Jihua Weiyuanhui Dili Yanjiusuo
[外文]:Institute of Geograph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State Planning Commission
我国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它的前身是 1940年8月创办于重庆的我国地理研究所。我国地理研究所隶属 教育部,1947年迁至南京。建所初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大地测量、海洋四个学科组,职工最多达60余人,由黄国璋、李承三、林超相继担任所长。先后组织过嘉陵江流域、汉中盆地和川东地区考察,部分研究人员曾参加中央研究院组织的西北史地考察团和西北科学考察团。先后出版的书刊有:《地理》(季刊)、《测量》(季刊)、《地理专刊》(不定期)、《地理集刊》、《四川经济地图集》等。我国成立后,经改组和扩建,于1953年在南京正式成立我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58年,迁北京。建所初设地理、大地测量、地图三个学科组。至1987年共设14个研究室,包括:自然地理研究室、地貌研究室、气候研究室、水文研究室、化学地理研究室、农业地理研究室、工业与交通地理研究室、人文与城市地理研究室、区域开发研究室、古地理和历史地理研究室、世界地理研究室、理论地理研究室、地图研究室、新技术研究室。另外还有2个试验站: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北京大屯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2个实验室: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中心分析室。为扩展对外科技咨询和地区开发服务,1986年设立了“大地科技开发公司”。至1987年职工增至637人,80%为研究、技术人员。该所初始由我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负责筹建,后由黄秉维任所长。自1986年起,地理研究所改由我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双重领导,改为现名,所长为左大康。
我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建所以来,配合国家生产建设开展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包括:地区性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生产力布局、经济开发的综合考察;为铁路建设、水利工程、土地利用、农业区划、区域和城市规划、环境治理和保护、国土开发和整治以及为国防和外事服务的综合性和专题性调查;地理科学本身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和实验研究。此外,培养了一批地理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个所先后主编或具体负责编辑的书刊有:《中华经济地理志》、《我国自然区划丛书》、《我国自然地图集》、《我国农业地理丛书》、《我国自然地理》、《我国人口地图集》、《百万分之一我国土地利用图》等。出版有《地理研究》(季刊)、《地理集刊》(不定期),与我国地理学会合办有《地理知识》(月刊),与我国科学院地理科学情报网合办有《地理译报》(季刊)等。还经常与我国地理学会联合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出版地理著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和同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我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和同;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3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