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灌溉排水系统

[拼音]:guangai paishui xitong

[外文]: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

将水从水源通过各级灌溉渠道(管道)和建筑物输送到田间,并通过各级排水沟道排除田间多余水量的农田水利设施。主要由水源(见灌溉水源)、水源工程、灌溉渠系、田间工程、排水沟道、泄水闸(或站)(见渠系建筑物)、容泄区等部分组成(见图)。各部分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组成统一的整体,并同相应的灌溉排水技术与农业措施结合,协同作用,促进农业高产稳产。

水源工程

按照不同的灌溉水源,如河川径流、地面径流、地下水和城市污水等修建的取水工程。在丘陵山区,为了汇集地面径流,可修建水库和塘堰蓄水(见蓄水灌溉工程);水源水位高于农田地面时,可修筑进水闸引水自流灌溉(见引水灌溉工程);水源水位低于农田地面时,可修建泵站(扬水站)进行提水灌溉;为抽取地下水,可钻井提水灌溉(见井灌);在干旱地区,为引取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可修筑坎儿井等。

灌溉渠系

根据灌区地形条件、渠道设计流量和灌溉面积的大小,灌溉渠系一般分为干、支、斗、农、毛5 级渠道。地形复杂的大型灌区,还可设总干渠、分干渠、分支渠、分斗渠等多级渠道。较小的灌区也可少于5 级渠道。干渠主要起输水作用,即将由渠首取得的水量输送到各灌溉区域,也称输水渠道;支、斗级渠道将干渠输送来的水量分配给各需水单位,主要起配水作用,也称配水渠道;农(毛)渠是末级固定渠道。各级灌溉渠道的防渗与合理配套,对节约水量,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十分重要。渠系建筑物的作用是保证渠道安全穿越障碍,调控水位和水量,主要包括节制闸、分水闸、泄水闸、渡槽、跌水、陡坡、倒虹吸、桥梁、涵洞、量水建筑物等,渠系建筑物由于数量多、分布广,一般采用装配式、定型化的轻型结构,以节省材料,便于施工。

田间工程

一般指农(毛)渠及其控制范围内的临时田间灌排渠道、地下暗管系统、放水建筑物、田间道路、林带及土地平整工作等。根据不同的灌水方法,可筑成畦田、灌水沟、格田等形式,并有临时毛渠、输水垄沟等与它相通,把水送到田间土壤。为了节省土地并方便机械耕作,临时毛渠和输水垄沟等可用地下渠道或移动式管道代替。

排水沟道

一般应同灌溉渠系配套, 也可分为干、支、斗、 农、毛等5级,或总干沟、分干沟、分支沟等。主要作用是排除因降雨过多而形成的地面径流,或排除农田积水和表层土壤的多余水分,以降低地下水位,排除含盐地下水及灌区退水。对于主要排水沟道要防止坍塌、清淤除草、确保畅通。

容泄区

作用是承纳和宣泄排水系统的来水。一般指河流或湖泊。滨海地区也可以海洋作为容泄区,我国西北地区从内陆河引水的灌区,其容泄区常是低洼荒地。容泄区要有足够的输水能力和容量,平时应保持较低的水位,以便于自流排水。在地形、水位等条件不能自流排水时,则建立泵站进行抽排。

规划布置原则

灌溉排水系统规划布置应考虑以下几点:

(1)在灌区农业区划与农田水利区划的基础上进行,以适应农业灌溉用水和其他部门用水的需要;

(2)充分利用水源,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抗旱能力;

(3)尽可能少占农田,并便于输水、配水及管理;

(4)在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技术论证,要求工程量小,投资少,而效益大;

(5)灌溉系统与排水系统相配套,并尽可能做到渠灌和井灌相结合,尽可能实现自流灌溉及自流排水;

(6)有利于水源养护?a 225/31563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透纳粕肪场?/p>

根据灌溉面积的大小,由灌溉排水系统组成的灌区可分为大、中、小型 3类。30万亩以上的灌区为大型灌区, 1万~30万亩之间的灌区为中型灌区,万亩以下的为小型灌区。据1986年统计,我国灌溉面积为 7亿余亩。

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水资源日趋紧张。因此在规划、修建灌溉系统时,要求较大限度地节约水源,节省能源;在工程上,要求各级渠道的渗漏损失水量小,凡有条件的地区多采用衬砌渠道;同时,要求用排水手段排除田间和土壤中多余水分,控制地下水位埋深,实现灌溉、排水系统配套,提高灌溉排水效益。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辰阳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灌溉排水系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辰阳;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309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