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广藿香
名称出处:《我国药典》
概况异名:藿香(《异物志》、《南方草木状》)。
基源: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的全草。刺蕊草属全世界有60种以上;我国约有16种,5种供药用。
原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a)Benth.(Pogostemon javanicus Backer ex Adelb.;Pogostemon patchouli Pellet.),又名刺香、刺蕊草(广东)。
历史:本品为常用中药。藿香始载于汉杨孚《异物志》,云:“藿香交趾有之。”其后《交州记》(东晋)、《广志》(梁)、《南州异物志》(隋)、《通典》(唐)等历代史志均有记载。据描述当系原产东南一带(“日南诸国”、“顿逊国”、“交趾”……等)的热带芳香草本植物。本草的记载始见于宋《嘉祐本草》及《图经本草》;前者则收录了《广志》“藿香出日南诸国”的记载,后者谓“岭南多有之”。其后《本草别说》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宋、《本草品汇精要》等,均沿袭了古代史、志及《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说法,直至《纲目》谓“藿香方茎有节中虚,叶微似茄叶……,唐史云顿逊国(按指马来半岛Tenasserim)出藿香,插枝便生,叶如都梁者是也。”按:“都梁”一般认为是泽兰,唐史云:“叶如都梁”是因袭了隋《南州异物志》的叙述。观察印尼大学药剂系植物园栽培的腊叶标本,叶缘为锐锯齿状,与唐史所引早期文献的“叶如都梁”的描述接近。我国现在栽培的原植物叶缘为钝锯齿。则与李时珍:“叶微似茄叶”的描述及《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的附图相近。这从产地、性状及栽培方法上均较清楚地说明当时藿香是指古代史、志收载的藿香,与现在广藿香相符。而非遍布我国南北靠种子繁殖的藿香(土藿香)Agastache rugosa(Fisch.et Mey.)Kuntze。商品以海南广藿香(包括湛江地区商品)为大宗,销国内多数地区,并供香料厂用。石牌广藿香药工经验认为质优,但小,现在供应广州地区及外省部分地区。高要广藿香质量与石牌香接近,除供省内也有少量销往外省。
形态:一年生草本,直立分枝,被毛;老茎外表木栓化,高30~60cm。叶对生,有柄,揉之有清淡的特异香气;叶片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端短尖或钝圆,叶缘具不整齐的粗锯齿,基部阔楔形而稍不对称,长5~10cm,宽4~7.5cm,两面皆被毛茸,背面较密;叶脉背面凸起,腹面稍凹下,有的呈紫红色,没有叶脉通走的叶肉部分则于腹面稍隆起,故叶面不平坦;叶柄长2~4cm,也被柔毛。轮伞花序密集,基部有时间断,组成顶生和腋生的穗状花序,长2~6cm,直径1~1.5cm;苞片狭,椭圆形,长5~6mm;萼长7~8mm,外面被绒毛,萼齿急尖;花冠淡红紫色,花冠筒伸出萼外,冠檐近二唇形,上唇3裂,下唇全缘;雄蕊外伸,花丝被髯毛。花期4月。我国栽培者很少开花。(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127)
生境与分布:原产菲律宾等热带亚洲。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湛江、肇庆、广州郊区、海南及广西均有栽培。印度、斯里兰卡经马来西亚及菲律宾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5~6月间枝叶繁茂时采收全株,去根,晒数小时,分层交错堆集一夜闷黄,日晒夜闷,反复至干。药材主产于广东广州市郊、海南。台湾、广西、云南亦有栽培。
鉴别
性状:全长约30~60cm。茎多分枝,直径0.3~1.5cm,嫩茎略钝方形,密被柔毛,老茎则近圆柱形,表面灰黄颜色或灰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对生,但下部多脱落而留下显著的叶痕,上部带皱缩的叶,具柄,完整者呈卵形,灰绿色或浅棕褐色,两面均被灰白色柔毛,边缘具不整齐钝齿。气香特异,味微苦。以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 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扁平的长方形或类多角形细胞,有1~5细胞的非腺毛;表皮下为3~5列木栓细胞。皮层薄壁细胞形大,含草酸钙针晶;大形细胞间隙中具间隙腺毛;皮层外厚角组织细胞含棕色物。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纤维圆形或多角形,壁厚,木化,内含棕色物。维管束外韧型,于方茎四角处较发达。韧皮部狭,薄壁细胞含针晶。形成层明显。木质部环列。四角发达,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均木化,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髓射线细胞壁厚、木化,含针晶及淀粉粒。髓细胞壁稍厚,微木化,有多数微细纹孔。 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细胞扁平长方形;凹陷处具腺毛。叶肉栅栏细胞1列,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细胞4~5列;有间隙腺毛;细胞含针晶,长约7mm。主脉维管束外韧型,近基部常具2个不连续的维管束,向叶尖端延伸,渐合为一,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薄壁细胞间有间隙腺毛。含针晶。 粉末:淡黄棕色,气香,味微苦。 ①非腺毛1~8细胞,端壁相接处稍膨大,直径14~42μm,基部直径至70μm,长约至550μm,壁厚1~7μm,有疣状突起,少数胞腔含黄棕色油状物,有的基部含小针晶。 ②腺鳞头部扁球形,8细胞,直径54~72μm;柄极短。 ③间隙腺毛存在于叶肉或茎薄壁细胞间隙中;头部扁圆形或椭圆形,单细胞,有极薄的角质层,常皱缩,直径13~50μm,长23~113μm;柄短,单细胞,直径18~30μm,内含金黄颜色油状分泌物。 ④小腺毛头部圆球形或椭圆形,2细胞或偶见单细胞,直径23~47μm;柄1~3细胞,甚短。 ⑤草酸钙针晶散在于叶肉、茎薄壁细胞或纤维中,呈细小针状、细梭状或棒状,长3~27μm。 ⑥叶碎片黄棕色,表皮细胞不规则形,气孔直轴式。 此外,可见柱鞘纤维、木纤维、导管、髓部薄壁细胞等。(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344)
理化:取样品粉末约100g,置挥发油测定器中提取挥发油,取油适量,用乙烷稀释1~2倍,点于硅胶G板上。以石油醚(沸程30°~60℃)-乙酸乙酯-冰乙酸(95∶5.0.2)为展开剂,以广藿香酮、百秋李醇为对照。展距13cm,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液,广藿香酮即显-橙黄颜色斑点;再于105℃加热,其它斑点渐显紫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450)
化学性质干草含挥发油2%~2.8%,干叶含4.5%,油中主成分为广藿香醇(Patchoulialcohol),约占52%~57%,其它有苯甲醛、丁香酚、桂皮醛、广藿香莫醇(Pogostol)、广藿香吡啶(Patchoulipyridine)、表愈创吡啶(Epiguaipyridine)、石竹烯、β-榄香烯、别香橙烯(Alloaro dendrene)、α及γ-广藿香烯(α-,γ-Patchoulene)、α-及β-古芸烯(α-,β-Gurjunene)、γ-毕澄茄烯、愈创木烯(Guaiene)、二氢白菖蒲烯、瓦伦烯(Valencene)、环赛车烯(Cycloseychellene)。叶含迪尔万京(Dhelwangin)。又分得广藿香酮(Pogostone)等。
参考文献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55。
药理广藿香酮体外抑菌试验证明对金黄颜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球菌、新型隐球菌、里根霉菌等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
参考文献[1] 科学通报 1977;(7):318 。[2] 中草药学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942。
药性性味:辛、微温。 ①《南方草木状》:“味辛。” ②《别录》:“微温。” ③《珍珠囊》:“甘、苦。” ④《我国药典》:“辛,微温。”
归经:入脾、胃、肺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太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功效: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
主治: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图经本草》:“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 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 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含漱;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①《本草经疏》:“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 ②《本经逢原》:“其茎能耗气,用者审之。”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佩兰,治夏日中暑,症见头昏,头胀,胸闷腹满,恶心呕吐。 ②配陈皮,治胃失和降的呕吐,中气不运的脘痞懒食,湿郁三焦的吐泻交作。 ③配郁金,治湿阻气滞,胸脘痞闷。 ④配紫苏,治外感风寒,内伤暑湿。 ⑤配龙骨,治刀伤流血。 ⑥配半夏,治寒湿内阻,停食气滞,脘腹疼痛,呕吐等症。 ⑦配砂仁,治妊娠呕吐,气滞脘闷,胃纳不佳。 ⑧配枯矾,治小儿牙疳溃烂出浓血,口臭,嘴肿。 ⑨配高良姜,治疟。 ⑩配黄连,治湿热呕吐。 ⑾配猪胆汁,治鼻渊、鼻流浊涕之症。 ⑿配党参、白术,治脾胃虚弱,呕吐泻泄。 ⒀配苍术、厚朴,治胸脘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 ⒁配丁香、白豆蔻,治寒湿呕吐。 ⒂配黄芩、连翘,治寒湿内阻,停食气滞,脘腹疼满,呕吐有热者。 ⒃配苏叶、白芷,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 ⒄配滑石、通草,治小便短赤。 ⒅配丁香、半夏,治胃中虚寒,湿阻中焦,呕吐不止等症,偏于寒盛者。 ⒆配半夏、苍术,治寒湿内阻,停食气滞,脘腹疼满,呕吐,偏于湿盛者。 ⒇配葫芦茶、矮地茶,治念珠菌性 炎。 (21)配滑石、茵陈蒿、黄芩,治暑湿病,湿温病。 (22)配陈皮、厚朴、苍术,治由饮食生冷或不洁食物引起的急性胃炎。 (23)配佩兰、白豆蔻、厚朴,治夏令伤暑,湿浊中阻之胸闷、腹闷、呕吐或热病挟湿之脘腹胀满、恶心欲吐诸症。 (24)配半夏曲、苍术、厚朴、陈皮,治痰食积滞,胸脘痞满,不思饮食等症。
方选和验方: ①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外感风寒,内伤食滞,寒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者:藿香90g,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各30g,白术(土炒)、陈皮(去白)、厚朴(姜汁炙)、桔梗、半夏曲、甘草(炙)各60g。上为末,每服6g,水200ml,姜3片,枣1枚,煎至7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现也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寒湿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妊娠恶阻。 ②补脾藿香散(《奇效良方》)治脾受水气:藿香、丁香、独活、红豆蔻、川芎、羌活、木香、草豆蔻(去皮)、甘草(炙)各0.3g,干姜3片,陈皮15g。上为细末,每服6g,水200ml,煎3~4沸,空心和渣服。 ③藿香养胃汤(《三因方》)治胃虚不食,四肢痿弱,行立不能:藿香、白术、茯苓、神曲、乌药、缩砂仁、薏苡仁、半夏曲、人参各15g,荜澄茄、甘草各10g。姜5片,枣1枚,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④藿朴夏苓汤(《退思庐感证辑要》)治湿温病,身热不渴,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白滑,脉濡缓者:藿香、杏仁各6g,厚朴3g,姜半夏、猪苓、泽泻各4.5g,赤茯苓、淡豆豉各9g,薏苡仁12g,白蔻仁2g。水煎服。 ⑤藿连汤(《幼幼集成》)治小儿热吐不止:黄连(姜汁炒)2.3g,厚朴(姜汁炒)、藿香叶各3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热服。 ⑥藿香正气汤(《重订通俗伤寒论》)治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不透,蕴热不退,午后热重,头痛而重,肢体倦怠,身形拘急作痛,胸脘痞闷,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躁不宁,湿重热轻之表症:藿香、姜半夏各9g,厚朴、苏梗各45g,陈皮、白芷各6g,茯苓皮12g,砂仁(研冲)2.7g。水煎服。 ⑦藿香安胃散(《脾胃论》)治脾胃虚弱,不欲食,食即呕吐:藿香、丁香、人参各7.7g,橘红15g。为细末,每服6g,加生姜1片,水煎,食前冷服。 ⑧藿香汤(《备急千金要方》)治腹胀吐逆,不欲吮乳:藿香30g,生姜32g,竹茹、甘草各15g。为粗末,水煎服,每日3次。若有热加升麻15g。 ⑨藿香汤(《痧胀玉衡》)治阴痧、腹痛而手足冷者:藿香、香附各1.3g,薄荷2.3g,枳壳、山楂、连翘各3g。水煎,冷服。 ⑩藿香饮(《证治准绳·幼科》)治脾胃不和,饮食少进:人参、半夏(汤煮透、焙干)、赤茯苓、炙甘草各30g,苍术(米泔浸、炒)60g,陈皮、藿香各23.5g,制厚朴45g。为粗末,每服6g,加生姜2片,枣1枚,水煎或入烧盐同煎,空腹服。 ⑾藿香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心下虚满,饮食不入,时时呕吐,悊悊短气,或大病将理不复,胃气无以养,日渐羸弱:藿香、桂心、人参、桔梗、木香、白术,茯苓各15g,枇杷叶(去毛)10片,半夏(汤洗,姜汁炙)30g。为末,每服15g,加姜丝0.3g,水煎,食前服。 ⑿藿香散(《小儿药证直诀》)治脾胃虚有热,面赤,呕吐痰涎:麦门冬、半夏曲、炙甘草各15g,藿香叶30g。为末,每服2.7~3g,水煎,食前温服。 ⒀藿香散(《太平圣惠方》)治小儿呕逆不止:藿香叶、紫菀各0.3g,麦门冬1g,桂心0.2g,炙甘草15g。为粗末,每服3g,水煎候温,绵点滴口中,1日次第取尽。 ⒁三香散(《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治饮食停滞,呃逆:沉香、木香、藿香、豆蔻仁、苏叶。为粗末,水煎服。 ⒂六和汤(《大同方剂学》)治夏日饮食不调,内伤生冷、外伤暑气及伏暑烦闷,倦怠嗜卧等症:藿香3g,砂仁(研)、半夏(洗)各1.5g,杏仁3g,人参1.5g厚朴、木瓜、赤茯苓、白扁豆各3g,甘草1.5g。上10味,清水400ml,加生姜2~5片,红枣1枚,煎至200ml,不拘时温服。寒加紫苏;暑加香薷。 ⒃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治脾胃伏火,热在肌肉,口燥唇干,口疮口臭及脾热弄舌等症:藿香叶21g,栀子3g,石膏15g,甘草90g,防风120g。上药同蜜、酒微炒香,为末,每服3~6g,水煎服。 ⒄内炙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妇人崩漏虚惫,腹胁绞痛,腰疼,气逆呕吐,寒气结聚,月经不调,块硬刺痛;肠鸣泻痢,气满坚胀,频产血衰,颜色青黄,或下血堕胎,头疼脑晕,体虚多汗,恶露不净,恶血不止,闷绝昏迷,手足逆冷等症;并治男子虚冷气利,心腹疼痛:茴香、藿香、丁香皮、熟地黄、肉桂(去粗皮)各45g,炙甘草、山药、当归、白术各240g,藁本、炮姜、川芎、黄芪各60g,木香30g,陈皮(去白)120g,白芍药300g。为细末,每服9g,加生姜3片,艾叶1团,水煎,食前空腹热服,或温酒调下。若产后下血过多,加蒲黄;恶露不绝,加当归、红花;水泻,加肉豆蔻末;上热下冷,加荆芥。 ⒅半夏藿香汤(《温疫论补注》)治温疫下后,胃气虚寒,呕吐转甚,进食反酸者:半夏4.7g,藿香、炒干姜、茯苓、陈皮、炒白术各3g,甘草1.7g。加生姜少许,水煎服。 ⒆集香散(《证治准绳·疡医》)治痈疽溃烂:白芷、藿香、茅香、香附、防风各9g,木香、甘草各3g。水煎去滓,淋洗患处。 ⒇小惊丸(《世医得效方》)治小儿惊痫心热,恍惚惊悸,四肢抽搐,潮热昏迷,乍热乍醒等症:郁金(皂角水浸煮)2个,黄连、牙硝、木香、藿香、龙胆草各15g,全蝎(去毒)6个。上为细末,煮糊为丸,雄黄、朱砂、麝香、金箔、银箔为衣,薄荷煎汤送下。白痢用干姜、 壳,煎汤送下;赤痢用甘草、乌梅煎汤送下;潮热用桃枝、柳枝煎汤送下;惊悸用薄荷、灯心煎汤送;呕吐用藿香煎汤送下;泄泻用木瓜、陈仓米煎汤送下;夜啼用灯心、薄荷、灶心土煎汤送下;精神不爽用冬瓜子煎汤送下;天钓、气钓、盘钓用钩藤煎汤送下;咳嗽用乌梅、桑白皮煎汤送下;吐不止用丁香或黄荆叶煎汤送下;若惊热重用麻仁、蝉蜕、防风煎汤送下。 (21)藿香散(《鸡峰普济方》)治疟:高良姜、藿香各15g。上为末,分4服,每服水300ml,煎至200ml,温服。 (22)回生散(《百一选方》)治霍乱吐泻: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上等份,每服15g,水300ml,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 (23)奇授藿香汤(《外科正宗》)治鼻渊:藿香(连枝带叶者)15g。水300ml,煎7分,加公猪胆1枚,和匀,食后顿服;亦可用藿香末30g,公猪胆汁熬稠膏为丸,每服6g,食后白开水送下。 (24)《禹讲师经验方》:“治暑月吐泻:滑石(炒)60g,藿香7.5g,丁香0.7g。为末,每服3~6g,淅米泔水调服。” (25)《圣惠方》:“治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藿香、香附、甘草各6g。为末,每服6g,入盐少许,沸汤调服。” (26)《包会应验方》:“治冷露疮烂:藿香叶、细茶各等份。烧灰,油调涂叶上贴之。” (27)午时茶冲剂(《我国药典》1990年版)治外感风寒,内伤食滞,寒热吐泻:苍术、广藿香、柴胡、羌活、白芷、川芎、前胡、连翘、陈皮、山楂、枳实、甘草、六神曲(炒)各30g,麦芽(炒)、桔梗、紫苏叶、厚朴各45g,红茶960g。上药加蔗糖适量,制成冲剂1kg,分装成每小包10g。每次10g,每日1~2次,开水冲服。 (28)纯阳正气丸(《我国药典》1990年版)治外感寒湿,腹痛吐泻,胸膈胀满,头痛恶寒,四肢酸重:广藿香、半夏(制)、青木香、陈皮、丁香、肉桂、苍术、白术、茯苓各100g,朱砂10g,硝石(精制)10g,硼砂6g,雄黄6g,金礞石(煅)4g,麝香3g,冰片3g。以上16味,除麝香、冰片、硝石外,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余药粉碎成细粉。将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药配研,再将芒硝研细掺入,过筛,混匀。另取花椒50g,水煎2次,取煎液与上述粉末泛丸,低温干燥即可。口服,每次1.5~3g,每日1~2次。 (29)藿胆丸(《广东省药品标准》1982年版)治鼻渊,鼻流浊涕、量多、色黄,鼻塞不通,头痛头胀,不闻香臭:广藿香叶4kg,猪胆浸膏315g。广藿香叶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猪胆浸膏粉混和均匀后,泛丸,干燥即可。口服,每次3~6g,每日2次。 (30)江苏中医杂志 1984;(4):“治梅雨季节胃肠型感冒:藿香7.5g,厚朴6g,茯苓9g,法半夏6g,薏苡仁12g,白蔻3g,杏仁6g,淡豆豉12g,猪苓9g,泽泻9g。水煎服。” (31)江苏中医杂志 1984;(5):“治黄汗:藿香、茵陈、黄芩、山栀各10g,鸡苏散(包)15g,白蔻仁(后下)3g,菖蒲10g,连翘15g,姜半夏10g,炒川楝子12g,车前子(包)15g。水煎服。” (32)疏利清肝汤(上海中医杂志1989;(12))治急性甲型肝炎:藿香(后下)、薄荷(后下)、五味子各6g,车前子(包煎)、龙葵、马鞭草各30g,生川军(后下)3g,飞滑石(包煎)、生薏苡仁各15g,云茯苓、枸杞子、白芍各12g。每日1剂,煎2次分服。 (33)降逆排气汤(浙江中医杂志 1990;(16))治妇科腹部术后综合症:藿香6g,清半夏9g,制川朴9g,炒枳壳9g,炒白术9g,砂仁粉3g(分2次冲服),苦杏仁9g。上药浓煎200ml,手术后8小时开始服药。先服100ml,4小时后再服100ml,以后每日1剂,分2次服。 (34)中医杂志 1987;(2):“治小儿夏季热:藿香叶3g,佩兰叶2g,鲜荷叶15g,薄荷叶3g,麦门冬10g,芦根10g,天花粉10g,参须5g。参须放水适量蒸兑,其余药水煎,先将麦门冬、天花粉放入200ml水中,沸后再煎5~10分钟,入其它药,沸后再煎5分钟。每日1剂,分2次服。” (35)河北中医 1992;(1):“治糜烂型湿疹:金银花15g,藿香、连翘、荆芥、防风、木通各10g,羌活6g。水煎服,每日1剂。兼便干口苦者,加大黄10g(后下);口粘腻不欲食者,加山楂、神曲、麦芽、佩兰、泽泻各10g;湿疹在腰以下者,加牛膝10g。”
单方应用:①《摘元方》:“香口去臭:藿香适量,洗净,煎汤,时时噙漱。” ②《中草药学》:“预防中暑,藿香适量,煎水,代茶饮。”
医药家论述①贾所学《药品化义》:“藿香,其气芳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辛能通利九窍,若岚瘴时疫用之,不使外邪内侵,有主持正气之力。凡诸气药,独此体轻性温,尤能卫气,专养脾胃。但叶属阳,为发生之物,其性锐而香散,不宜多服。” ②张德裕《本草正义》:“藿香,清芬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动清阳妙品。《别录》治风水毒肿者,祛除湿浊,自能清理水道也。去恶气者,湿浸中宫之浊气也。霍乱心腹痛者,湿浊阻滞,伤及脾主清阳之气,则猝然撩乱,而吐泻绞痛,芳香能助中州清气,胜湿辟秽,故为暑湿时令要药。然性极和平,力量亦缓,止可以治霍乱轻症。而猝然大痛,吐泻并作,肢冷脉绝者,非大剂四逆不为功,断非此淡泊和平,所能独当大任。……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怠倦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亦辟秽恶,解时行疫气。盖疠疫以气染人,无非湿浊秽腐之熏蒸,感之者由口鼻吸入,胃先受之,芳香得清气之正,而藿香气味和平,不嫌辛燥,故助脾胃而无流弊。但必以广产为佳,虽以气胜,而冲和可爱,今江浙间遍地产之,则味苦涩而气亦恶劣。石顽谓伐胃消食,且能耗气,而世俗以为能解暑气,瀹茶多饮,未尽善也。……仲醇谓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者弗用。按藿香虽不燥热,然究是以气用事,惟舌气浊垢,而漾漾欲泛者较佳,若舌燥光滑,津液不布者,咸非所宜。凡芳香行气,醒脾胜湿诸芳草,皆有同情,不仅藿香、木香一类为然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赤允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广藿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赤允;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