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nan Shi
[外文]:Jinan Shi
山东省省会,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著名工业城市。位于省境中部,南依泰山,北临黄河,市区有小清河通渤海。胶济、京沪两铁路交汇于此。 辖5区及章丘、长清、平阴、济阳、商河5县。面积8227平方公里,人口513.4万;其中市区面积2119平方公里,人口228.9万。
早在新石器时代,济南即为龙山黑陶文化地区。殷末在龙山镇(今济南城东35.7公里处)始建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因地处历山下,遂名历下,属齐地。战国时齐建历下城。 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公元前164)自齐国分出,因其位于济水(今黄河下游大体为其古道)以南,始称济南。宋政和六年(1116)设济南府,扩建府城,经济贸易日盛。明洪武九年(1376)为山东布政使司治,清为山东省治。1912年废府留县,为历城县。1929年析历城及城郊设济南市。
市境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和华北平原的接触地带,兼有丘陵和平原两类地形。市区东西长、南北窄,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峰峦起伏、群山连绵,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灰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带,属泰山山脉的北斜面。北部为低平的黄河冲积平原,属华北平原。其上分布有火成岩构成的华不注山、鹊山、卧牛山等残余孤丘,构成“齐烟九点”的天然美景。济南城以涌泉众多而著名,素有“泉城”之称。史载济南曾有72名泉。据近期调查,仅市区即有泉达百余处,主要分布于旧城南侧,呈东西带状分布,大体可分为4大泉群: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珍珠泉泉群和五龙潭泉群。以黑虎泉泉群涌水量较大,趵突泉次之,各泉总日均涌水量达29万立方米,常年水温恒定于17~18℃,泉水无色无味,质洁甘美,为饮水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
1949年以前济南仅有少数设备陈旧的纺织、面粉、火柴、机械修配等工业,产品仅16种。50年代以来,初步建成以机械、 纺织、食品、 化工、冶金、石油加工、金属制品、造纸、电力、建材、电子等部门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以所产大型龙门刨床、“黄河牌”载重汽车、精密仪表等产品著名。工业主要集中在市区西南部和北部的洛口、东部的七里河、黄台等地区,东郊的王舍人庄和西郊的党家庄为建设中的新工业区。市区东南部为科研和体育场馆集中地区。城区和商埠为居住区,市中心为商业集中地区。郊县农业发展迅速,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交通运输便利,为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交通枢纽之一,以京沪、胶济两铁路为肯干,黄河、小清河两水路和多条公路干线为辅组成交通运输网,与北京、上海、南京、合肥、沈阳、青岛等地还有定期航班。
市内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和1990年成立的济南联合大学等高等院校13所。济南风景秀丽,多名胜古迹。东部有新石器时代的龙山古文化遗址。南部山区有灵岩寺、龙洞和佛峪诸名胜。城区有济南三胜“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趵突泉乃济南72名泉之首,位于旧城西南侧,古名“泺”,又称“娥英水”,“瀑流”或“槛泉”。千佛山位于济南市中心南5里处,海拔295米,古称“历山”、“靡笄山”,又称“舜耕山”。隋开皇年间(581~600),依山崖石壁,镌刻了众多佛像,千佛山因而得名。山峰耸拔,林木丛茂,名胜古迹甚多。大明湖位于旧城北侧,面积46.5公顷,湖水来自市内诸泉,为小清河上源之一,湖区名胜古迹遍布。城东南34公里的柳埠青龙山麓有四门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建于隋大业七年(611)。塔身为大块青石砌成的单层方形佛塔,高15.04米,每边宽7.4米,四面各有一半圆形拱门,故称四门塔。
1990年济南市列入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区。
参考文章济南市市中区南部二七街道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济南市(Ji'nan Shi)的由来我国地理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街道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济南市(JinanShi)我国地理济南市天桥区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街道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和洽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济南市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和洽;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