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西晋只存在了三十六年为什么迅速灭亡

西晋作为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从太康元年(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再到建兴四年(316年)长安失守灭亡,前后不过短短三十六年。那么,西晋为何如此短命呢?其中虽然有朝政混乱、奢靡成风的原因在,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国家架构出了问题,再加上继承人选择错误,从而使西晋的根基本就不稳,而“八王之乱”则成为了最终的导火索。
大封宗室、罢州郡兵,内弱外强的局面已经形成
司马炎之所以能够代魏建晋,曹魏“宗室衰微,帝室孤弱”和推行“九品中正制”取得士族支持乃是重要原因,因此司马炎建立西晋之后,为了防止历史再次重演,于是便采取了大肆任用宗室,从而达到巩固皇室、对抗士族的效果。
为了巩固皇权,司马炎最初只是封王而不赐地,后为防止地方势力趁机做大,重演东汉末年的局面,于是不仅先后分封二十七位宗室为王,且规定“邑二万户为大国,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从而使得宗室诸王成为了手握兵权的实权藩王。
而在加强宗室权力的同时,司马炎又大肆限制地方势力,下令“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晋书·山涛传》),即诸州无事者不再驻兵,刺史只作为监察官员,不再拥有领兵权力,也不再兼领兵的校尉官,同时实行军民分治,都督校尉治军,刺史不治民。

司马炎此举虽然成限制了地方势力的崛起,但同时也打破了地方势力的平衡,进而滋生了手握重兵的地方诸王野心,造成了西晋末年内弱外强的局面,可以说是“八王之乱”爆发的根源。而少数民族z权趁乱起兵之后,由于地方实力太弱,根本无法平息叛乱,这又是“五胡”局面迅速恶化的重要原因。
胡人内迁、任用胡将,北方胡汉平衡已经被打破
自西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爆发以来,由于中原z权与北部、西北各少数民族经常爆发战争,因此经常有投降的少数民族内迁。到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期,由于常年战乱和瘟疫频发,导致中原人口下降极为明显,这导致曹魏、西晋对于少数民族内迁采取积极鼓励乃至招诱措施。
自两汉以来的胡人内迁不仅时间较长,且内迁部落和数量也较多,例如光武帝刘秀便曾接纳四万南匈奴,而东汉永元元年(89年)又有二十多万匈奴人归附汉朝。又如氐族在汉武帝和三国时期的两次大规模迁徙。再如三国时期鲜卑部落由于首领轲比能的遇刺身亡而分裂,此后秃发部自塞北迁入河西,乞伏部则大规模迁入雍、凉二州。
到西晋时期,由于外族持续的内迁,已经严重打破了北方和外族的人口比例,如西晋大臣郭钦便曾直接指出,“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并提出将内地各郡居住的戎狄逐渐地驱逐到边疆,并且加强关防以防不测,然而这种建议并未被晋武帝司马炎所采纳。同时也有人建议应该将胡人分散安置,但同样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西晋只存在了三十六年为什么迅速灭亡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29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