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叶企孙(1898~1977)

[拼音]:Ye Qisun

我国物理学家、教育家。1898年7月16日生于江苏省上海县(今上海市),1918年清华学校毕业,同年赴美。192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理学士学位。1923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历任东南大学理学院教授(1924~1925),清华大学(1928年以前为清华学校)物理学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1925~1948),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教授(1938~1946),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41~1943)。

我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物理学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1949~1953),北京大学物理学系教授(1953~1977),我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身是我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研究员(1954~1977)。1955年受聘为我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

1921年叶企孙和W.杜安、H.H.帕耳默合作测定了普朗克常数。他们的测定值在当时是最精确的,16年后才有更精确的测定(见黑体辐射)。1923年他从事在高压下铁、镍、钴的磁导率的研究;改进了实验方法,并把压强从200多大气压提高到12000大气压,取得了不同于前人的新成果,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叶企孙回国以后,从事建筑声学、铁磁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是我国研究磁学的第一人,开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道路。

叶企孙从事教育工作50多年。1925年在清华学校创办物理学系。在教学方面,提倡着重基础、着重质量、重启发不重灌输、理论与实验并重。重视并提倡在大学开展科学研究。30年代,在他的办教育的方针指导下,清华大学物理学系在培养人才和研究工作水平方面就已处于高等学校的前列,培养了大批人才,对于我国物理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当时培养出的著名物理学家有王淦昌、施士元、周同庆、龚祖同、王竹溪、彭桓武、钱伟长、钱三强、王大珩、林家翘等人。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叶企孙留在北平组织抢运清华大学的仪器设备南下,不久北平沦陷,去天津组织清华等校学生从事抗日活动,为游击区制造 、装配无线电收发报机,秘密送往游击区。

1938年秋叶企孙离天津到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当时西南联合大学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教授,在抗战期间,物理学系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著名物理学家有杨振宁、李政道等。他还担任了清华大学特种研究所委员会主任委员,组建了金属、无线电、航空、农业、社会学等研究所;开创我国大学办研究所的先河。

叶企孙在我国成立后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培养研究生、开展铁磁学和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工作。

叶企孙是我国物理学界最早的组织者之一,1932年我国物理学会成立,任学会的第一届副会长,1936年任第三届会长,1946年又一次任理事长(会长改名为理事长)。

“革命”开始,叶企孙就受到冲击,不久被捕入狱,在狱约一年,被释放后,长期患重病,身心饱受摧残,于1977年1月13日在北京含恨而逝。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歆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叶企孙(1898~1977)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歆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275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