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反气旋

[拼音]:fanqixuan

[外文]:anticyclone

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顺(逆)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在同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高,又称高压。在等高面图上表现为闭合等压线所包围的高值区,在等压面图上表现为闭合等高线所包围的高值中心区(见天气图)。反气旋的水平尺度比气旋大得多,大的反气旋可以和较大的大陆或海洋相比拟,小的反气旋直径也可达数百公里。其温度场比较均匀,温度对比不明显。在高压区内,高层气流辐合,低层气流辐散,盛行下沉运动,天气多晴好。高压按其地理位置可分为极地高压、中纬度移动性高压、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和赤道高压等;按其热力性质,又可分为冷高压(温度比四周低)和暖高压(温度比四周高)。

冷高压

多形成于冰雪覆盖的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由于静力学关系,冷高压随高度而减弱,到高空变为冷低压,所以冷高压是一种浅薄的天气系统,平均厚度不到 3公里,只出现在对流层下部。极地高压和中纬移动性高压,属于冷高压。在北半球,冷季多形成于西伯利亚和加拿大地区,暖季多形成于北极地区。冷高压常位于高空低压槽的后部,由于那里质量辐合,使地面高压得以维持或加强(见气旋)。冷高压常受高空气流的牵引而移动。在高空低压槽后部西北气流的牵引下整个冷高压系统南下或分裂成几个冷高压(1~3个)南下,强的就造成寒潮。在南下过程中,由于下沉运动以及和较暖的下垫面接触,冷高压逐渐变暖;再由于高层质量辐合量减小等原因,冷高压逐渐减弱,之后并入副热带高压。

暖高压

它是随高度而加强的一种深厚的天气系统,可从对流层下层一直伸展到对流层顶或更高的层次。多发生在中纬度和高纬度的高空以及热带、副热带地区。副热带高压即是一种大型深厚的暖高压系统,具有稳定而持久的特点。阻塞高压是对流层中部和上部西风带里的暖高压,它的位置也较稳定。赤道高压主要存在于赤道附近的低空大气中,也是暖性的(见赤道缓冲带)。

一般在高压中心控制的地区、风力微弱,天气晴朗,风雨天气常发生于高压的边缘。例如,北半球的冬季,冷高压向南移动时,在其前锋所经过的地区常有大风雪,当前锋过去之后高压中心接近时,风力渐减,天气转晴,温度显著下降。又如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区,烈日当空,天气酷热,而在其边缘地区则经常大雨滂沱。

参考文章反气旋Anticyclone地球科学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依林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反气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依林;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257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