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中间玻色子

[拼音]:zhongjian bosezi

[外文]:intermediate boson

传递弱相互作用的矢量粒子。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李政道、M.罗森布拉斯、杨振宁模仿电磁相互作用的情况,提出弱相互作用是通过中间玻色子传递的思想。在50年代,实验上主要研究低能弱相互作用(β衰变),中间玻色子的思想没有引起很大的重视。随着高能中微子碰撞实验研究的开展,理论上需要引入中间玻色子来解释高能弱作用过程。按照60年代S.L.格拉肖、S.温伯格、A.萨拉姆提出的电弱统一理论,除了带电的中间玻色子(W±粒子)外,还可能存在中性的中间玻色子(Z0粒子)。1973年实验上观测到中性弱流存在,这是对电弱统一理论的一个重要支持。按理论预言,中间玻色子质量大约在80GeV左右,寿命大约短于10-17s。作为高能实验物理的一个重要事件,1983年1月和6月,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分别发现W±和Z0粒子(图1、图2),它们的质量分别为80.8±2.7GeV和92.9±1.6GeV。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星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中间玻色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星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2311.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