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沃克环流

[拼音]:Woke huanliu

[外文]:Walker circulation

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度地带东西向的热力直接环流。首先由J.皮耶克尼斯在1969年提出,他认为这和早先G.T.沃克所称的南方涛动有联系(见大气活动中心)。

在东太平洋赤道区,由于秘鲁寒流带来了冷海水,又由于东风所引起的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的海水上翻,形成了一条从南美西岸沿赤道向西伸延的冷水舌,致使赤道区太平洋西部和东部之间,出现很大的温度差异:就多年平均来说,西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亚地区海水的水温较秘鲁沿岸水温约高 8°C以上。这样,通过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就使暖空气在西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亚一带上升到高层之后,一部分向东流动,到达中、东太平洋冷水区上空下沉,在低层转而向西流动,形成了一个热力直接环流。这就是太平洋地区的沃克环流。

西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亚地区的温度,每年变化虽然很小,但由于东南信风有强有弱,加上每年秘鲁冷洋流和海水上翻的强弱不同,冷水舌强度和西伸程度不同,因此沃克环流的强度和位置相应地有变化。据研究,这种变化对我国南部降水量的多寡有一定的影响。

事实上,在赤道附近的大西洋和印度洋地区,也都有沃克环流。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沃克环流方向相同。印度洋上由于东暖西冷的海温分布,其沃克环流的方向和太平洋相反:暖空气在印度尼西亚岛屿和东印度洋一带上升,到高层向西流动,在西印度洋下沉,到低层之后再向东流。

参考书目J.Bjerknes,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s from the Equatorial Pacific,Monthly Weather Review,Vol.97,No.2,pp.163~172,1969.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昂雄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沃克环流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昂雄;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179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