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西汉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襄垣县北三十里东故县村。《元和志》 卷15: “赵襄子所筑,因以为名。” 北魏移治今襄垣县北郊,属襄垣郡。北周属上党郡。隋开皇初改属潞州,大业初属上党郡。唐初属韩州,移治襄垣城甘罗水南,后属潞州。北宋属隆德府。金复属潞州,治所合南、北襄垣城为一,即今襄垣县。明嘉靖八年 (1529) 属潞安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1958年撤销,1960年复置襄垣县。②东晋宁康中侨置,属上党郡。寄治芜湖县 (今安徽芜湖市)。后属淮南郡。隋并入当涂县。 (1)古县名。东晋宁康中侨置,治今安徽省芜湖市。属上党郡。南朝宋改属淮南郡。隋平陈后废。(2)今县名。在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属长治市。面积1158平方千米。人口24.6万。辖8镇、3乡。县人民 驻古韩镇。春秋晋襄垣邑。战国属赵,因赵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故名。《元和郡县志》:襄垣“赵襄子所筑,因以为名”。西汉置襄垣县,治今县北,属上党郡。北魏属乡郡,建义元年(528年)于县置襄垣郡。北齐废郡。北周建德七年(578年)于县置潞州。隋开皇三年(583年)移潞州于壶关县(治今县北),十六年置韩州,大业初州废。唐武德元年(618年)于襄垣县复置韩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再废韩州,以襄垣县属潞州。北宋崇宁中属隆德府。金、元属潞州。明、清属潞安府。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58年襄垣县与沁县合并为襄沁县;同年又与沁源县并称沁县,属晋东南专区。1960年襄垣、沁县、泌源三县分治,恢复襄垣县建制。1967年属晋东南地区,1985年属长治市。地处上党盆地北部。浊漳河、史水河、郭河、临水河、郝河、合漳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为主。盛产党参。矿产有煤、铁、铜、锰、锡、石膏、云母、石英、石灰石、大理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化工、建材等。太焦铁路、208国道、榆长公路穿越县境。名胜古迹有仙堂寺、文庙大成殿、城隍庙、李卫公庙、北关永惠桥、凉楼胜观等。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景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襄垣县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景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