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海港淤积

[拼音]:haigang yuji

[外文]:siltation of coastal harbour

在海港的航道和港池内产生的泥沙沉积现象。世界上大小港口都有不同程度的淤积,其后果是减小水深、妨碍航行,淤积严重的港口甚至成为废港。防淤减淤工程耗费巨资,而疏浚维护费用亦常成为沉重的负担。因此,淤积问题在多泥沙活动的海岸常是建港成败的关键之一。但不宜孤立地用淤积量大小来评价建港的合理性,从营运经济而言,用淤积量与货物吞吐量的比值来表明海港淤积的严重性,更具有实际意义。在港址选择、港口设计,直至建成后的维护阶段,始终均须密切注意淤积问题,甚至在建港之初就应预见后期的淤积趋势,考虑可能采用的防淤减淤措施。

海岸泥沙运移的主要动力是波浪和潮流,对于平直的沙质、淤泥质海岸和泻湖、河口、岛屿间港口的泥沙,淤积作用各不相同。

对沙质海岸,斜向波可以产生沿岸漂沙,同向的潮流或海流使沿岸漂沙加强。沿岸漂沙遇突堤式防波堤拦阻,在来沙一侧将发生淤积,淤积体呈三角棱体状。新岸线的走向接近破波线的走向,与原海岸线的交角决定于深水波浪的主波向(图1)。淤积后期沿岸漂沙绕过防波堤堤头,在其附近和航道内淤积,部分泥沙扩散至港池。也有人认为,不能忽视破浪带以外的底部泥沙运动的重要作用。如果岛堤式防波堤波影区伸展到沿岸漂沙带内,将促使泥沙沉积,形成沙嘴(图2)。沙嘴不断往深水处和来沙一侧发展,使航道和港池淤塞。如果在泻湖内建港,泻湖口门附近波浪动力减弱,沿岸漂沙发生沉积而形成拦门沙。泻湖的纳潮量对拦门沙的水深有显著影响,任何原因使纳潮量减少,都可能导致拦门沙处水深变浅,影响船只航行。因此,在泻湖内建港都要十分注意掌握纳潮量的变化。

对淤泥质海岸,波浪主要起掀沙作用,潮流主要起输沙作用,也有一定的掀沙作用。泥沙呈悬浮形态随涨潮流进港,由于港内流速减小和平潮时的憩流,泥沙发生沉降,落潮流不可能将涨潮流带进的泥沙全部带出港,造成港池和航道淤积。在海水中,细颗粒泥沙由于絮凝作用而加速沉降。具有一定浓度的沉积泥沙在密实以前形成浮泥,浅滩上的浮泥聚集流入航道,形成较厚的浮泥层,以异重流的形式向港内输移,并进一步向有较大水深的港池积聚,造成港口的严重淤积。

在河口和河口附近建港,河流径流挟带的部分泥沙可直接进港或由潮流辗转输送进港。在多沙海域的岛屿间的海峡内建港,由于峡口的特殊水流条件,也会形成拦门沙。拦门沙和海峡两侧的障碍物可以增加过峡水流的阻力,迫使部分水流绕岛他流,以致海峡内流速减缓,加速淤浅。

海岸建港首先应搞清沿岸输沙的特性和岸滩演变的趋势,研究淤积强度的分布,从而估算淤积量。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在沿岸输沙量较大的淤积型海岸建港。但即使在稳定海岸建港,由于建筑物破坏了输沙平衡,也可能导致强烈的淤积。

防淤工程措施通常有建筑防波堤、丁坝、导堤、岛堤等。在沿岸漂沙为主的海岸,防沙堤伸出破波带外,为了遏止上游来沙,可采用系列丁坝或岛堤;在潮流作用为主的淤泥质海岸,防沙堤要伸展到含沙量较小的海域,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泻湖口门则以建造导堤为宜。疏浚常是维护水深不可缺少的措施。对淤泥质海岸的港口,在航道上设置深坑有聚沙作用。在防沙堤来沙一侧开挖集泥坑,用吸泥泵通过管道将集泥排往下游的措施,既可防淤又能缩短防沙堤长度。海峡内建港应尽量排除海峡口门及两侧的障碍,使潮流畅通。上述各种防淤、减淤措施均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某些重要港口,需通过模型试验研究,进行经济比较和确定优方案。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瀚玥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海港淤积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瀚玥;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142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