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碳氮循环

[拼音]:tan dan xunhuan

[外文]:carbon nitrogen cycle

由碳、氮起触媒作用,促使四个氢核聚变为一个氦核的过程。这种热核反应理论是魏茨泽克(1938年)和贝特(1939年)提出的,用以说明恒星的能源。只有在高温下,核子的平均动能增高,克服核子的库仑势垒,才能进行热核反应。在恒星中心温度高达千万度量级的情况下,碳氮循环的反应速率与温度高次方(T18~T20)大致成正比。温度越高,对碳氮循环越有利。质量越大的恒星,中心温度越高,所以大质量、高光度主序星的能量主要由碳氮循环产生。太阳的中心温度在 1,500万度左右,主要由质子-质子反应提供能量。

碳氮循环可由下表中两个分支反应过程分别完成。

表中γ 和νe分别代表光子和电子中微子。在碳氮循环中,14N+1H→15O+γ的反应率最慢,控制着整个循环的产能率。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峻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碳氮循环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峻;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139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