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eidou
现代文学期刊。月刊。我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机关刊物之一,丁玲主编,1931年9月20日创刊于上海,湖风书局发行。1932年7月发行第2卷第3、4期合刊以后被查禁停刊,共出2卷8期。是左联第一个比较大型的刊物。
《北斗》是在左联刊物属被查禁的困难环境下创刊的,为了不至于一出世即遭查禁,刊物开头几期,较多刊载非左联作家的作品;创刊号在扉页刊出了鲁迅特选并作说明的德国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表示了对柔石等遇害作家的悼念和对当局暴行的 。《北斗》月刊,创作与理论并重,也刊载译文,设有“批评与介绍”、“世界名著选译”、“文艺随笔”等栏目。鲁迅曾用冬华、隋洛文、丰瑜、长庚、不堂等笔名,在该刊发表了《我们不再受骗了》等十几篇杂文和译文。瞿秋白曾用董龙、陈笑峰、司马今等笔名,分别以《笑峰乱弹》、《水陆道场》、《新英雄》、《财神还是反财神》的总题,在《北斗》上发表了多篇杂文,他翻译的《被解放的堂·吉诃德》(卢那察尔斯基著),连载于该刊。创作方面,《北斗》还曾发表了冰心、陈衡哲、徐志摩、戴望舒、凌叔华、沈从文的小品、诗歌、小说等,丁玲的中篇小说《水》,张天翼的短篇小说《面包线》、《猪肠子的悲哀》与童话《大林和小林》等,也都刊于《北斗》。
《北斗》注意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葛琴、文君(杨之华)、耶林、白苇等的贞洁作,均通过《北斗》发表,诗人艾青正式发表的第一首诗作《东方部的会合》也刊于《北斗》。
《北斗》积极开展文艺批评与理论研究,朱璟(茅盾)、李易水(冯乃超)、丹仁(冯雪峰)、阿英、寒生(钱杏邨)、沈端先(夏衍)、西谛(郑振铎)、起应(周扬)、何大白(郑伯奇)、田汉等人的论文,涉及到文学运动研究、作家作品评论、文学史、文艺大众化等方面。该刊第2卷第1期“创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路”的征文栏发表了郁达夫、杨骚、胡愈之、戴望舒、阳翰笙等20多人的应征文字,鲁迅就“创作要怎样才会好”的问题,总结创作经验,写成的《答〈北斗〉杂志社问》,即发表于此栏。第 2卷第3、4期合刊“文学大众化”问题征文栏,刊登了陈望道、魏金枝、杜衡、潘梓年、沈起予等人的言论,推进了当时文艺界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此外,该刊还载有评介外国作家、文学运动及思潮流派的论文或译文。
《北斗》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除及时刊载鲁迅、瞿秋白等剖析社会、抨击时弊的杂文外,1931年的南方十数省大水灾发生不久,创刊号上便发表了丁玲以上述水灾为背景的小说《水》,继而又刊出《漂流》(高植)、《水灾》(匡庐)等作品,反映这一重大现实课题。“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北斗》发表以此为题材的《白旗交响曲》(蓬子)、《多事之秋》(丁玲)、(之后一课)(李辉英)、剧本 《S.O.S》(适夷)、《北宁路某站》(白薇),诗歌《别乡曲》(穆木天)等。上海“一·二八”事变以后,更有《总退却》(葛琴)、《豆腐阿姐》(杨之华)、《墙头三部曲》(白苇)、《米》(慧中)等小说发表,反对侵略,反对当局奉行不抵抗政策的气氛十分浓厚。同时发表的沈起予、冯雪峰、茅盾、钱杏邨、丁玲等人的论文与随笔,大力提倡作家写“抗日文学”。
《北斗》作为左联的机关刊物,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为联系和团结作家,培养文艺青年,促进文学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工农群众的斗争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章北斗之尊成语辞典北斗彝族乡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南箕北斗造句素材钱过北斗造句素材带“北斗”的七言诗句文学“北斗”开头的诗句文学带“北斗”的五言诗句文学关于“北斗七星”的写作素材资料素材“北斗”结尾的诗句文学《找准人生的北斗星》读后感3篇600、700、800字读后感作文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明知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北斗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明知;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