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八里陈墙村。西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后属东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废, 景明三年(502)复置,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为匡城县。②东晋析谯县地侨置,属谯郡。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北魏废。③五代梁改匡城县置,属开封府。治所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司坡村。后唐复改匡城县。北宋建隆元年(960)改置鹤丘县。寻复改长垣县。金初移治柳冢村(今长垣县东北四十四里),泰和八年(1208)改属开州。明洪武二年(1369)徙治蒲城(即今长垣县)。清属大名府。民国初属河北大名道。1927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平原省。1952年改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北部,东南临黄河。属新乡市。面积 1150 平方千米。人口80.1万。辖7镇、12乡。县人民 驻城关镇。春秋为蒲邑。战国为魏国长垣邑(又作首垣邑)。秦置长垣县,以“县有防垣”得名,治长垣邑(今长垣县东北陈墙村一带),属东郡。《水经注·济水》:长垣县“故首垣矣,秦更从今名。王莽改为长固县。《陈留风俗传》曰:县有防垣,故县氏之”。《史记·赵世家》:赵肃侯“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即此。两汉属陈留郡。三国魏属陈留国。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妇姑城置匡城县(今长垣县西南司坡村)。五代梁改长垣县。唐复名匡城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年)避太祖赵匡胤讳,改称鹤丘县;寻又改名长垣县,属开封府。金初迁治柳冢(今长垣县东北),属大名府。元初属大名路,后改属开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河患移治蒲城(即今长垣县城),属开封府。清因之。1912年属直隶省大名府。1914年属大名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属新乡专区,1955年属安阳专区,1958年复属新乡专区,1961年又归安阳专区,1969年属安阳地区,1983年属濮阳市,1986年改属新乡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文岩渠、文明渠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大豆、玉米、花生为主。有电机、眼镜、修配等厂。新兖、新长铁路,106国道、新长、汤长公路经此。古迹有学堂岗圣庙、春秋桂陵之战遗址、浮丘店遗址等。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星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长垣县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星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