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至德二载 (757) 置,属渝州。治所即今四川璧山县。以重璧山为名。北宋崇宁元年(1102) 属恭州,淳熙中属重庆府。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 废入巴县。明成化十九年 (1483) 复置,属重庆府。清康熙元年 (1662) 废入永川县,雍正六年(1728) 复置。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重庆市西部。面积912平方千米。人口60.9万。辖20镇、6乡。县人民 驻璧城镇。唐至德二载(757年)析巴县、江津、万寿三县地置壁山县,治今址,属渝州。《元和郡县志》:璧山县“川中有一孤山,西、北二面险峻,东南面稍平,土人号为重壁山,至德二载置县,因山为名”。宋隶重庆府。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省入巴县。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置。属重庆府。清康熙元年(1662年)省入永川县。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颁新县印,铸“壁”为“璧”,故名璧山县。1913年属川东道,1914年属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东行署区璧山专区,一度为专区驻地。1951年属江津专区(1952年改属四川省,1968年改江津地区)。1981年改属永川地区。1983年划归重庆市。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南部低山丘陵区。华蓥山南段分支缙云山和西温泉山纵贯东西两侧,河流分布于南部,西有梅江河,东有璧南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柑橘、黄花、板栗、茶叶,特产“青云梨”。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石灰石、磷灰石等矿。工业有采矿、建材、水泥、皮革、机械、食品加工、氮肥、印刷等厂矿。以皮鞋、摩托车配件为特色。有“西部皮鞋城”之称。成渝高速公路经此。纪念地有凤凰山烈士陵园。古迹有宋代状元冯时行故宅、读书台、蒲国宝状元墓地、文庙大成殿、朝元寺石坊、百岁坊等,名胜有金堂湖、白云湖、青龙湖、璧泉、水天池等。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达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璧山县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达;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4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