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镇雄县

1913年废镇雄州改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镇雄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 在云南省东北部、赤水河之西。东北邻四川省,东、南部邻贵州省。属昭通市。面积3786平方千米。人口125.9万。辖13镇、22(含1彝族乡、2彝族苗族乡、1彝族苗族白族乡)乡。县人民 驻乌峰镇。古称屈流大雄甸、芒部。唐、宋为乌蒙所据。元至元中置芒部路。明洪武初置芒部府。嘉靖二年(1523年)改土归流,芒部府改名镇雄军民府,含镇守大雄和“顺镇抚之”之意改称镇雄。唐南诏时为芒布部,属拓东节度。宋大理作茫布部,属潼川府路。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置芒部路,治今县北芒部镇,属云南行省。明初改为芒部府,治今县城东南4千米松林湾上坝,后移今址,隶四川布政司。嘉靖二年(1523年)改镇雄军民府,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改为镇雄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复隶云南。六年降为州,属昭通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升直隶州。1913年改为县,属滇中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昭通专区,1970年属昭通地区,2001年属昭通市。地处滇东北中山山原北部、乌蒙山北缘。喀斯特地貌发育,多溶洞伏流。地形从西南向东南倾斜。很高点为县南的嘎么山,海拔630米。河流属长江水系,中部和南部有翟底河、泼机河入乌江,西北有白水江,东北有赤水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烟草、油菜籽、花生等。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在省内仅次于陆良县。特产天麻、竹荪、樱桃、五加皮等,尤以木漆质量较佳。为全国硫黄主产县。工业有采煤、硫黄、水泥、氮肥、农机、制鞋、烤烟等。农村小水电站遍布。猫谢公路斜穿县境西部与北部,赫镇、毕镇公路纵穿南部,沟通昭通市及四川、贵州两省。为我国工农红军第一、二方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数处红军标语保留至今。近年曾在此发现汉墓。名胜有仙人洞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安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镇雄县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安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9723.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