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uyishan ziran baohuqu
[外文]:Wuyishan Nature Reserve
我国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网的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1979年建。 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和光泽、建阳2县之间,面积566平方公里。保护区平均海拔1200米,很高峰黄岗山2158米。保护区的地貌受邵武—河源深大断裂带控制。主岭和主谷多呈北北东向,支岭和支谷则多呈北西向。溪流沿断裂不断下切,形成深邃峡谷。山谷高差悬殊,一般达200米左右,较大可达5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峻,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挡北方冷空气的入侵,且距海不远,直距不及240公里,夏季从海上来的热湿气流可以深入保护区,并被地形抬高,形成丰沛的地形雨。因此温暖湿润是保护区最主要的气候特征。由于复杂的地貌和气候分异,在保护区内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生态环境,为各种各样生物及特性不同的生物,提供了栖存、繁衍的场所。保护区以生物资源丰富著称。
19世纪70年代,法、英等动物学家曾至保护区桂墩、大竹岚等地采集标本,并发表了许多新种资料。20世纪20~30年代,外来采集标本者日众,桂墩被认为是研究我国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分布的钥匙。自然保护区现有植物1800多种,其中种子植物有152科,713属,1500多种,且多珍稀树种和名贵药材,如银杏、楠木、花榈木、桂花木、降香黄檀、紫檀、香果树、亮叶青冈、红豆杉、钟萼木及厚朴、三尖杉、三节茶、十大功劳等。高等野生动物兽类近100种,分属24科46属;鸟类234种;爬行类72种;两栖类22种;山溪鱼类33种;昆虫有31目200多科、2000多种。 属于国家保护的动物有12种, 如猕猴、大小灵猫、黄腹角雉和红嘴相思鸟等。保护区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反映明显。因此,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科学和地学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
参考文章武夷山自然保护区(WuyishanNatureRe-serve)我国地理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乔可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乔可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