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视敏度

[拼音]:shimindu

[外文]:visual acuity

人的视觉器官辩认外界物体的敏锐程度。在临床医学中又叫视力,它表示视觉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一个人能辩认物体细节的尺寸越小,视敏度越高;反之视敏度就低。

视敏度由物体的视角所决定,它等于视觉所能分辨的以角度分为单位的视角的倒数。所谓视角,是指物体最边沿两点与眼睛的角膜所形成的夹角。按照透视原理,细小的或远处的物体构成的视角小,反之则视角大。因此,能分辨物体的视角越小,视觉的敏锐度就越高。在临床医学上是以观察一定距离处的视力表上的视标(“E”或蓝道环“C”的开口)来确定视力的。如果一个人能在5米远的标准距离处分辨一个在5米时形成1分视角的视标开口,则其视力为1.0,并将其定为正常视力的标准;如果在同样距离能分辨2分视角的视标开口,则其视力为0.5,低于正常视力。在实验研究中视标还可采用黑白相间的栅条图形及圆盘等。在大多数国家,视力低于0.5者不允许开车,视力低于0.05者在法律上被认为是盲人。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很多。视象离视网膜中央凹越近视敏度越高,中央凹的视敏度很高。物体的照明水平提高,视敏度也增加。在一定照明水平上,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增加,视敏度也随之提高。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彬炳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视敏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彬炳;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8933.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