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推覆构造

[拼音]:tuifu gouzhao

[外文]:nappe tectonics

沿着倾角十分低缓的冲断层面,上盘岩块水平位移距离在数公里以上的构造(见冲断层)。它造成了来自远处的外来岩块叠置在原地岩块之上,其运移的距离可达几十至上百公里。

推覆构造由 3个部分组成:

(1)上盘是经远距离位移的基本连续的大的平板状岩席组成的外来系统,称为推覆体(图1)或纳布;

(2)下盘岩石通常与基底相连,被看作是未经位移的原地系统;

(3)位于两者间由冲断层带或韧性剪切带组成的滑移系统。由于推覆体的远距离位移,所以它和原地系统中的同一时代的地层,其岩相常可有很大的差别。

按推覆体的形成方式可分为:

(1)冲断推覆体,由外来的构造岩席沿冲断层面大规模位移而形成;

(2)褶皱推覆体,外来构造岩席呈大规模的倒转层位,可能是在大的平卧褶皱基础上,其下部的一翼被拉薄并发育成剪切带而形成的。

一个大的推覆体,沿其逆冲方向可分为根带、中带和前锋带。根带是推覆体的源区,通常岩石变形强烈,以压扁和剪切作用为主,发育板劈理或褶劈理,较深层次的可发育普遍的糜棱岩化,面理产状近于直立,发育沿倾向的拉伸线理。中带是推覆体的主体,以远距离的平移为特征,在推覆体的底部可受到简单剪切而强烈变形,构造的定向性明显,所发育的不对称小褶皱、斜向的劈理、叠瓦冲断层带或双冲构造等都指示了一致的剪切运动方向,推覆体上部的变形减弱。前锋带的自由度大,形成的构造以断裂和等厚褶皱为主,构造的定向性较差,一般不发育劈理,甚至可形成张裂和次级正断层。由于推覆体底部冲断层面的起伏和以后的地表剥蚀作用,在前锋带和中带常可形成飞来峰和构造窗。

推覆构造可发育于不同的构造单元中,以造山带及其前陆地区最为典型。造山带前陆以发育由造山带向前陆逆冲的冲断推覆构造为特征,如我国的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阿尔卑斯造山带北侧的海尔维第推覆体群(图2)。

造山带内常发育较深层次的褶皱推覆体,如阿尔卑斯的平宁推覆体群。在两大构造单元间的巨型推覆构造,可以涉及到整个山脉,如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主体蓝岭之下,是一条巨大的近水平的冲断滑脱带,使蓝岭的前寒武系结晶岩系推覆于下古生界的沉积盖层之上,外来岩席厚 5~15公里,从南东向北西的逆冲距离达260公里。在地台的盖层中,也可发育规模不大的推覆构造,一般位移距离较小,变形较弱。

参考书目朱志澄著:《逆冲推覆构造》,我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1989。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君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推覆构造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君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817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