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白花蛇头


药材名称:白花蛇头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基源:为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头部。

原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Guenther),又名白花蛇(《开宝本草》),蕲蛇(《纲目》)。

历史:白花蛇首载《开宝本草》。《本草衍义?a href='baike/224/298105.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范云涿枋銎南辏骸爸钌弑窍蛳拢来松弑窍蛏希秤蟹绞せㄎ疲源说妹!?/p>

形态:全长120~150cm,大者可达200cm以上。头大、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有长管牙。吻端由鼻间鳞与吻鳞尖出形成一上翘的突起;?a href='baike/220/25194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强子胙壑溆幸煌衷残渭瘴眩侨炔馕黄鳌1沉劬咔坷猓?1(23)~21(23)17(19)行。腹鳞157~171。尾下鳞52~60,前段约20枚为单行或杂以个别成对的,尾后段为双行;末端鳞片角质化程度较高,形成一尖出硬物,称“佛指甲”。生活时背面棕黑色,头侧土黄颜色,二色截然分明;体背棕褐色或稍带绿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形斑块17~19个.尾部3~5个,此斑由左右两侧大三角斑在背正中合拢形成,偶尔也有交错排列的,斑块边缘色深,腹面乳白色;咽喉部有排列不规则的小黑点;腹部中央和两侧有大黑斑。

生境与分布:生活在丘陵或林木繁茂的山区,溪流沟边的岩石下或杂草中。阴雨天较活跃,以鼠、鸟、蜥蜴等为食。有剧毒。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及广西、贵州。

生药

采集:夏、秋捕捉。剖腹去内脏,以头为中心卷成圆盘状,用窄竹片3根,等距交叉穿入蛇身,使之固定,烘干。

药性

性味:《纲目》:“有毒。”

功效:祛风,定惊,解毒。

主治:小儿惊风,紫癜风,毒癞。 《纲目》:“治癜风毒癞。”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白花蛇丸(《圣济总录》)治小儿急惊,体热涎壅,四肢拘急,筋脉牵掣:白花蛇头1枚(自开口者生用),全蝎(炒)15g,牛黄、龙脑各0.15g,朱砂0.3g,麝香4g。共研为细末,炼蜜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2丸,温薄荷水送服。 ②除风散(《圣济总录》)治紫癜风:白花蛇头2枚(酒浸,炙),防风、蝎梢(炒)各30g,共研为细末,每服3g,温酒调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华晖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花蛇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华晖;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868.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