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石鲋鱼


药材名称:石鲋鱼

名称出处:《我国药用动物名录》

概况

基源:为鲤科动物石鲋鱼的肉。

原动物:石鲋鱼Pseudoperilampu ocellatus(Kner)

形态:体小,呈卵圆形,侧扁。头小而尖。吻短。口小,端位,斜裂。无须。侧线不完全,仅在靠近头部的4~5个鳞片有侧线管。背鳍无硬刺,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稍远。胸鳍末端接近腹鳍。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之前,距臀鳍起点较距胸鳍起点为近。臀鳍亦无硬刺,鳍基末端稍后于背鳍基末端。尾鳍叉形。 约在腹鳍基与臀鳍起点之间的中央。背侧蓝绿色,腹部银白色,体上部鳞片后缘都具一小黑斑。鳃孔后方的第一个侧线鳞上有一绿色大斑点。尾柄中部有一条蓝绿色纵纹,向前延至背鳍起点的下方。

生境与分布:生活在小溪、水沟、稻田等处。主食藻类、水生植物碎片和水蚤等。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域。

药性

性味:甘,温。

功效:益脾胃,善发疮。

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痘毒。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天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石鲋鱼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天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848.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