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放射性元素矿床

[拼音]:fangshexing yuansu kuangchuang

[外文]:radioactive element deposit

主要是指铀矿床。钍的原子能利用有潜在远景,但目前尚有技术困难,没有开发。钍矿床主要是砂矿型,热液钍矿也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铀矿物主要是氧化物(沥青铀矿、晶质铀矿、铀黑)和硅酸盐(铀石),另外在氧化带则呈鲜艳颜色的含水六价铀硅酸盐、磷酸盐、碳酸盐。铀元素在地球中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地壳和酸性、碱性岩浆岩及含碳、磷沉积地层中,铀的地壳平均含量为3.5克/吨。如成矿作用使铀含量增加到大约 140倍以上并有一定规模即可成为铀矿床。

铀矿床分内生外生两大类。内生铀矿床主要是岩浆岩型和热液型(夕卡岩型)。外生铀矿床有氧化带淋积型、砂砾岩型、钙结岩型、磷块岩型和黑色页岩型等。

岩浆岩型铀矿床可分为:

(1)酸性伟晶岩型,是混合岩化产物,见于我国甘肃河西走廊及陕西东南,非洲 的罗辛,加拿大的班克罗夫特。

(2)碱性岩型,如辽南赛马、前苏联希宾等矿。

(3)火成碳酸岩型,见于非洲、巴西等地。

热液型铀矿床受断裂控制,故有时也称脉型铀矿床。凡产于花岗岩体内部或其附近的热液铀矿习称花岗岩型铀矿,我国是世界上花岗岩型铀矿最多的国家,研究程度也较高;产于火山岩盆地中者称火山岩型铀矿,在我国此类型也很重要。我国还有碳硅泥岩型铀矿、砂岩型铀矿,围岩虽为沉积岩但也多是热液型矿床,少量为表生淋积型矿床。另外,在云南一含铀煤盆地中还伴生有世界级超大型锗矿。在我国,绝大多数热液铀矿床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晚白垩世)及第三纪。

外生铀矿床淋积型的有美国科罗拉多砂岩型,西澳钙结岩型,前苏联中亚鱼骨型,我国新疆含铀煤、含铀地沥青型。有的地方第四系泥炭中铀高度富集,有可采价值。

南非含金铀砾岩型矿床有些特殊,一般认为是元古宙早期还原大气下碎屑堆积砂矿成因。但一直有人认为该类矿床不排除热液成因的可能性。

70年代以来世界上又发现了一种重要的不整合脉型铀矿,多产于元古界内部不整合面上下,例如北澳派因克里克,南澳奥林匹克坝,加拿大阿萨巴斯卡等地。有很多矿床规模巨大,有数万到100余万吨金属铀。有的品位极富,铀可到14%,放射性极强,故只能考虑将来用机器人开采。另外在80年代在美国还大规模开采碳酸岩地层中的岩溶塌陷角砾岩筒中的铀矿床。

我国铀矿资源比较丰富,加上地区广阔,地质条件多种多样,今后找矿远景是乐观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于婉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放射性元素矿床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于婉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60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