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岩羊角


药材名称:岩羊角

名称出处:《我国药用动物志》

概况

基源:为牛科岩羊属动物岩羊的角。

原动物:岩羊Pseudois nayaur Hodgson,又名青羊、半羊、石羊(《我国药用动物志》)。

形态:体形中等,颇似绵羊,成体体重不及50kg。头狭长,耳小,颏下无须。无眶下腺,但该部位的毛较稀疏而近乎 。足腺及鼠鼷腺不发达,或仅小兽有之。 2对,位于鼠鼷部。全身毛长度相似。体背毛色棕黄或灰褐,腹面和四肢内侧均为白色,背腹间有明显的黑色条纹。角相当粗大,但并不很长,角基始向外分歧而不往高长,角夹略微偏向上方,角弯度不大,最长约600mm。雌兽角短小。角表面光滑。角尖端部之内侧有极微的小棱,但不形成环棱。

生境与分布:栖息于2000~3000m以上高原地区。多在山峦起伏及开阔的山谷草地活动,无一定居住场所。喜群居。以青草及灌木枝叶为主食。分布于 、四川及西北、华北等地。

生药

采集:全年均可采收,猎后将角锯下干燥。产于青海、四川、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

贮藏:置干燥处。

鉴别:角呈长圆锥形而弯曲,长可达60cm。雌兽角短小,角基始向外分歧而不往高生长,角尖微偏向上方,角表面光滑,角尖端部不形成环棱。质坚,不易折断。气微,味淡。

加工炮制:将角煅烧成炭,研细末。

化学性质

含角蛋白(Keratin)、肽类、氨基酸、脂类、磷酸钙、不溶性无机盐。

参考文献

我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69。

药性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发热,胃肠脓肿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5~15g。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茂实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岩羊角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茂实;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514.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