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穿根藤


药材名称:穿根藤

名称出处:《潮州志》

概况

异名:络石藤(《广东中草药》),银珠果(《天然彩色台湾药草》),木头疳(《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崧筋藤(广州),蜈蚣藤(海南儋县)。

基源:为茜草科九节属植物葡匐九节的干燥全株。

原植物:匍匐九节 Psychotria serpens Linn.,又名蔓九节(《我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多分枝、攀缘或匍匐藤本,常以气根攀附于树干或岩石上,长可达6m或更长。攀附枝有一列短而密的气根。叶对生,纸质或革质,叶形变化很大,年幼植株的叶多呈卵形或倒卵形,年老植株的叶多呈椭圆形、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0.7~9cm,宽0.5~3.8cm,顶端急尖、钝或锐渐尖,基部楔形或稍圆,边缘全缘而有时稍反卷,干时苍绿色或暗红褐色;侧脉4~10对,纤细;叶柄长1~10mm;托叶膜质,短鞘状,顶端不裂,长2~3mm,宽2~5mm,脱落。聚伞花序顶生,有时被粃糠状短柔毛,常3歧分枝,圆锥状或伞房状,长1.5~5cm,宽1~5.5cm,总花梗长达3cm,少至多花;花白色,花梗长0.5~1.5mm;花萼倒圆锥形,长约2.5mm,顶端5浅裂,裂片三角形,长约0.5mm;花冠管与花冠裂片近等长,长1.5~3mm,花冠裂片长圆形,喉部被白色长柔毛;花丝长约1mm,花药长圆形,长约0.8mm。核果球形或椭圆形,具纵棱,常呈白色,直径2.5~6mm;小核背面凸起,具纵棱,腹面平而光滑。花期4~6月,果期全年。(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266页.图594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70~1360m的平地、丘陵、山地、山谷水旁的灌丛或林中。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日本、朝鲜、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割取枝叶,晒干。 药材产于广东、福建,广西也产。

鉴别:枝条粗者达6mm,黑褐色,着生不定根,横切面有髓。叶对生。枝端常带有花序或果实。果实棕褐色,表面有棱线,顶端具宿萼,横切面有2室。 以叶多,无根头、杂质者为佳。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高级脂族醇、酮、豆甾醇、β-谷甾醇[1]和具细胞毒活性的乌苏酸(Ursolic acid)[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731。[2] Planta Med 1988;54(4):308。

药性

性味:苦、辛,平。 ①《泉州本草》:“苦、辛,平。” ②《广东中草药》:“涩、微甘,微温。”

功效: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

主治:风湿性关节痛,咽喉肿痛,痈肿疥疮。 ①《广州植物志》:“煎服或浸酒饮,壮筋骨消风湿。” ②《广东中药》:“强壮剂,治腰痛;又为通经镇痛药,能消散疮,去喉头肿痛;又可治腰部骨节痛及关节疼痛。” ③《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全株:治头痛,气痛,小儿疳积。茎、叶:消炎,解毒,去腐,接骨,祛风湿,治跌伤。” ④《广东中草药》:“全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捣汁或浸酒。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泉州本草》:“治肠风下血,每天大便5~6次:穿根藤茎连叶、槐花各30g,一枝香15g。水煎泡乌糖服。或穿根藤根30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泉州本草》:“治反胃噎膈:穿根藤鲜茎叶30g,捣绞汁,酌加蔗浆调白酒送服。” ②《泉州本草》:“治小便浑浊:穿根藤干全草每次60g。水煎服或合猪小肠炖服。” ③《泉州本草》:“治喉痹:穿根藤鲜根捣绞汁150ml,徐徐吞咽。” ④《泉州本草》:“治痔肿:穿根藤鲜根捣绞汁,涂患处。” ⑤《泉州本草》:“治毒蛇咬伤:穿根藤全草120g,浸白酒500g。1星期后用,每服150ml;另以棉花蘸此药酒罨伤口。”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健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穿根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健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499.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