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金仔花


药材名称:金仔花

名称出处:《我国动物药》

概况

基源:为鲾科鲾属动物黄斑鲾、长刺鲾,鹿斑鲾。鲾属我国约4种。药用其肉。

原动物:黄斑鲾Leiognathus bindus(Cuvier et Valenciennes)。长刺鲾Leiognathus fascactus Lacepede.鹿斑鲾Leiognathus ruconius(HamiltonBnehanan)

形态:黄斑鲾体长43~127mm。体呈卵圆形,侧扁而高。头小。眼大,眶上骨嵴有许多小突起,脂眼睑不发达。口小,稍倾斜。牙细尖,前鳃盖下缘有微小锯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头部无鳞,体和胸部被薄圆鳞。侧线稍弯。背鳍Ⅷ16,臀鳍Ⅲ14。背鳍和臀鳍很长,前部鳍基有鳞鞘,两鳍基有许多小棘。腹鳍15,基部有一枚大腋鳞。尾鳍叉形。背部黄颜色,有许多蠕虫状暗色斑纹,腹部银白色。背鳍棘上部有1金黄颜色大斑,其下缘黑色。

生境与分布:栖息于热带近岸海区。分布黄海、东海和南海。

长刺鲾 体长约57~180mm。体卵圆形,侧扁而高。头小。眼中等大,位高。眼的前上缘和鼻孔后部各有一短棘,口小,牙尖细,上下颌各有2~4列,排成带状。腮孔大,前腮盖下侧有锯齿缘。鳃盖条5。鳃耙短。身体除头部及胸部光滑无鳞外,被小圆鳞。侧线稍弯曲,侧线上有感觉管60~65个。背鳍Ⅷ16,第二棘延长呈细条状,第三第四棘前缘有小锯齿。腹鳍具一强棘和一枚大腋鳞。臀鳍Ⅲ14。背鳍和臀鳍的前部鳍基均有一鳞鞘。尾鳍叉形。体浅青灰色,吻端黑色,背缘在体中部有许多黑色窄横带。栖息于热带近岸海区。分布于南海。

鹿斑鲾 体小,呈卵圆形,侧扁而高,腹部隆起度大于背部。头小,背面较凹。眼大,脂眼睑不发达。口小,倾斜。牙短细、上下颌1行。鳃孔大。前鳃盖下缘锯齿明显。体除头部无鳞外,全被圆鳞。侧线弯曲,末端不达尾基。背鳍Ⅷ16,第三第四棘的前下缘有细锯齿。胸鳍略等于头长。腹鳍短小,基部有一枚大腋鳞。臀鳍Ⅲ14,第三棘前下缘有细锯齿。背部和臀前部鳍基有鳞鞘。尾鳍叉形。体背部银青带红色,眼下缘至上眶后缘有1黑纹,背部约带有10条暗色横带,顶部和背鳍基部有一暗色纵纹。栖息于热带近岸海区。分布于东海、南海。

生药

采集:四季均可捕捞,除去内脏及鳞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产于南海及黄海,东海沿海各地区。

化学性质

黄斑鲾的肌肉中含三甲铵氧化物(Trimethylamine oxide),本属鱼类全鱼含水分71.85%~78.08%,灰分3.2%~5.62%,蛋白质16.02%~20.77%,脂类0.292%~5.31%。含P462~1146mg/100g,Ca780~3384mg/100g、Na179.5~468mg/100g、K138~395.5mg/100g。

参考文献

我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40。

药性

性味:甘,平。

功效:健脾益气。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肝炎恢复期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100~200g。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阳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金仔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阳;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476.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