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岩蒿


药材名称:岩蒿

名称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概况

异名:骆驼蒿(内蒙古),乌拉音-西巴嘎(蒙族名)。

基源:为菊科蒿属植物山蒿的全草。

原植物:山蒿Artemisia brachyloba Franch.

形态:半灌木状草本。根茎粗壮、木质,直径3~5cm。茎丛生,高30~60cm,自基部分枝,幼时被短绒毛,后渐脱落。叶柄长0.5~1.5cm,叶片宽卵形或卵形,长2~4cm,宽1,5~2cm,二回羽状全裂,裂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1.5cm,再次羽状全裂,小裂片线状披针形,基生叶花时凋落;苞片叶3裂或不分裂,线形。头状花序卵球形,直径2.5~3.5mm,具短梗,于茎顶组成圆锥花序;总苞片3层,外层卵形,背面有短绒毛,边缘膜质,中、内层长椭圆形,近全膜质、背面少毛;雌花10~15朵,花冠狭管状,背面疏生腺点,2~4裂齿,花柱伸出花冠外甚长;两性花20~25朵,花冠管状,背有腺点,有时中央数朵不孕。瘦果卵圆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图见《内蒙古植物志》.第6卷.147页.图版51)

生境与分布: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阳坡草地、半荒漠草原、戈壁及石缝中。分布于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及甘肃。蒙古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秋采挖,去净泥土,熬膏或晒干制炭。

药性

性味:苦、辛,平。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排脓。

主治:偏头痛,咽喉肿痛,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熬膏,1.5~3g;炭3~6g。

使用注意:年老、体弱,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内蒙古中草药》:“治偏头痛,咽喉肿痛:白附子、葶苈子、岩蒿膏各等份。共研细面为丸,百草霜为衣如绿豆大。每晚服0.9~1.5g,温开水送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浩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岩蒿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浩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465.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