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拉毛果


药材名称:拉毛果

名称出处:《我国植物志》

概况

异名:拉毛草(《拉汉药用植物名称和检索手册》),起绒草(浙江)。

基源:为川续断科川续断属植物拉毛果的根、叶。川续断属全世界有20余种;我国有9种1变种,其中2种为栽培种,药用约有4种。

原植物:拉毛果Dipsacus sativus(L.)Honck.(D.fullonum β Linn.;D.fullonum Huds.;D.fullonum β sativus Linn.)

形态:二年生草本,高1.5~2m。茎粗壮。中空,具7~8棱,棱上具刺,有6~18分枝。基生叶互生、具柄,叶片长倒卵形,长30~50cm,光滑,仅在主脉上具疏刺;茎生叶对生,基部抱茎,呈杯状,叶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全缘或波状,边缘无毛。头状花序长椭圆形,长11cm,宽4.5~5cm;总苞片线状披针形,具疏刺;小苞片长卵形,长为8~11mm,顶端具钩状喙尖;花萼盘状,4裂,裂片被毛,花白色,部分略带紫色,花冠管长8~12mm,基部细管状,顶端4裂,裂片不相等;雄蕊4,着生在花冠管上;子房下位,包于囊状的小总苞内,小总苞具8棱。瘦果楔状卵圆形,褐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73卷.第1分册.59页.图版19∶1-4)

生境与分布:原栽培于欧州,于1919年从日本引入,现浙江东部余姚、慈溪等县均有大量栽培。

药性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润肠。

主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贫血,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昕妤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拉毛果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昕妤;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437.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