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马蔺花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异名:旱蒲花(《江苏药材志》)。
基源: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马蔺的干燥花。
原植物: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insis(Fisch,)Koidz.
余项参见“马蔺子”条。
生药采集:4月择晴天采摘、晒干或阴干,勿沾露水,以免变色。药材产于河北、山东、陕西、江苏。
鉴别:花具花被6片,线形,长2.5~3cm,直径2~4mm,多皱缩,顶端弯曲,基部膨大。深棕色或蓝紫色;雄蕊3枚,花药多碎断或脱落,有残存的花丝,花柄长短不等。质轻。气显著,味微苦。以整齐、色紫者为佳。
贮藏:通风干燥处,防霉烂。
化学性质含挥发油。
参考文献江苏药材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65:218。
药性性味:咸、酸、微苦,凉。 ①《本草述》:“甘、辛,平、温。” ②《山东中草药手册》:“咸、酸、苦,微凉。” ③《中药大辞典》:“咸、酸、微苦,凉。”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利尿。
主治:喉痹,吐血,衄血,小便不通,淋病,疝气,痈疽。 ①《本经》:“去白虫。” ②《别录》:“疗喉痹。” ③《纲目》:“主痈疽恶疮。” ④《江苏植物志》:“吐血,衄血,金疮。又为利尿解热药,消痈肿及疝痛。” ⑤《河北药材》:“利尿,治淋疾,解诸毒物。” ⑥《山西中药志》:“破宿血,养新血,断血利,解毒。治腹中急痛,痔疮,诸症寒热,绞肠痧痛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散剂。外用:捣服。
使用注意:多服令人溏泄。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配蔓荆子,治咽喉闭不通。
方选和验方: ①《十便良方》:“治小便不通:炒马蔺花,炒茴香,炒葶苈。为末,每服6g,酒下。” ②《山东中草药手册》:“治痈肿疮疖:马蔺花6g,马齿苋30g,蒲公英30g。水煎服。” ③《本草述》:“治偏坠疝气:马蔺花60g(萝白子同炒),川楝子45g(橘核同炒),吴茱萸30g(浸酒,炒),木香6g(不见火)。为末,每服3~6g,用好酒调,空心服。”
单方应用:《肘后方》:“治面及鼻病酒渣:马蔺子花,杵,敷之。”
医药家论述①李时珍《纲目》:“按叶盛《水东日记》云:北方田野人患胸腹饱胀者,取马楝花,擂,凉水服,即泄数行而愈。按此则多服令人泄之说有验。而蠡实谓之马蔺,更无可以疑矣。” ②刘若金《本草述》:“按马蔺花即《本草》所谓蠡草花也。蠡草花,实,《本草》云,俱入药用。乃蠡实於方书诸证主治不概见,而花则仅见於淋症及疝耳。观《本草》于花不言治疝,而以治疝归实,乃方书治疝尽主于花也。即兹,不可以明于花、实之通用乎。”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于艺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马蔺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于艺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