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鹅不食草
名称出处:《食物本草》
概况异名:鸡肠草(《纲目》),鹅不食(《生草药性备要》),石胡荽(《植物名实图考》),二郎草(《四川中药志》),地胡椒(《简易本草》),三节剑(《分类草药性》),山胡椒(《岭南采药录》),砂药草(《江苏植物药材志》),雾水沙(《广东中药》),铁拳头(《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基源:为菊科石胡荽属植物石胡荽的全草。石胡荽属全世界约6种;我国产1种,并入药。
原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 (L.)A.Br.et Aschers(Artemisia mini L.)
历史:鹅不食草为少常用或常用中药,其名首见于《食性本草》,《四声本草》称“石胡荽”,《纲目》释名天胡荽、野芫荽等,似与伞形科植物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有混淆,从江西版《纲目》附图看,更不确为本品。《植物名实图考》载石胡荽,有精细附图,可确认所载与现商品药材原植物一致,《我国药典》63年以来各版及《中药志》等所收载均为本种。
形态:一年生小草本。茎多分枝,匍伏,高5~20cm。叶互生,无柄;叶片楔状倒披针形,长7~20mm,宽3~5mm,顶端钝,边缘有少数锯齿,无毛或背面被蛛丝状毛。头状花序扁球形,直径约3mm,单生叶腋,无花序梗或极短,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层,椭圆状披针形,绿色,边缘膜质,外层的较大;缘花细管状,雌性,长约0.2mm,淡绿黄颜色,顶端2~3浅裂或全缘;中央花管状,两性,长约0.5mm,顶端4深裂,淡紫红色。瘦果椭圆形,长约1mm,具4棱,棱上有长毛,无冠状冠毛。花果期4~10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19页.图6451)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1200m的路旁荒野及阴湿地。我国各地都有分布。朝鲜、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及大洋洲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季花开放时采收全草,洗净泥土,晒干。药材主产于浙江、湖北、江苏,广东、广西、河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也产。
鉴别
性状:全草扭集成团。须根纤细,淡黄颜色。茎细,质脆,断面黄白色。叶小,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匙形,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3~5个锯齿。头状花序黄颜色或黄褐色。气微香,久闻有 感,味苦、辛。
显微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略切向延长。栅状组织1列;海绵组织细胞类圆形。下表皮腺毛较多,并有非腺毛,由4~6个细胞组成,长560~750μm,基部细胞直径40~60μm,向上渐小,顶端细胞窄细,扭曲成鞭状。上表皮表面观:壁略波状弯曲。腺毛头部由2个细胞组成,长径32~44μm,短径约20μm,气孔不定式。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类方形或略切向延长,壁略厚,外复角质层。皮层细胞5~8列,细胞间隙较大。韧皮部外侧有纤维4~15个成束,弱木化,纤维直径8~16μm,壁厚3~4μm。木质部导管数列,径向排列,木化。射线弱木化。中央有大形髓。(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679、680页.图660、661、662)
理化:取样品适量,用挥发油测定器提取挥发油,加等量乙醚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棕榈酸、β-蒎烯、α-蒎烯为对照,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距15cm,分别用0.5%溴酚蓝乙醇溶液或5%香草醛浓硫酸显色,于80℃烘5分钟显色,棕榈酸显黄颜色斑点或β-蒎烯显红色斑点、α-蒎烯显紫色斑点。(图见同上.681页.图663)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全草含挥发油、有机酸、鞣质、树脂、香豆素、内酯、棕榈酸蒲公英甾醇酯、乙酸蒲公英甾醇酯、蒲公英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山金车二醇(Arnidiol)。
参考文献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01。
药性性味:辛,温。 ①《履巉岩本草》:“温。” ②《医林纂要》:“辛、苦,温。”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辛,温。”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气分。”
功效: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
主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疾,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癣疥,跌打。 ①《本草拾遗》:“去目翳,挼塞鼻中,翳膜自落。” ②《四声本草》:“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 ③《纲目》:“治痰疟,鼻塞不通,塞鼻息自落,又散疮肿。” ④《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折骨,止痛消肿。” ⑤《医林纂要》:“通郁,去寒,截疟,正痢,以干末搐鼻,可发嚏去寒郁。” ⑥《植物名实图考》:“治痧症。” ⑦《广西药用植物图志》:“治疳积。” ⑧《广西中药志》:“治喉毒。” ⑨《广西中药》Ⅱ:“治百日咳。”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腰腿痛。” ⑾《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感冒鼻塞,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蛔虫病,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捣汁。外用:捣烂塞鼻,研末搐鼻或捣敷。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乌韭根,治阿米巴痢疾,血多者,加配仙鹤草。 ②配辛夷,成粉,吸入鼻孔,治过敏性鼻炎。 ③配汞粉、桐油,调外敷,治湿毒胫疮。 ④配乳香、没药、虫,治瘀滞疼痛。 ⑤配冰糖或蜂蜜,治百日咳。
方选和验方: ①鼻碧云散(《原机启微》)治目病肿胀红赤,昏暗羞明,隐涩疼痛,风痒,鼻塞,头痛,脑酸,外翳攀睛,眵泪稠粘:鹅不食草6g,青黛3g,川芎3g。为细末,先噙水满口,每用米许入鼻内,以泪出为度。不拘时候。 ②《医部全录·目门》:“贴目取翳:鹅不食草捣汁熬膏30g,炉甘石(火煅,童便淬3次)9g,上等瓷器末4.5g,熊胆6g,硇砂少许,为极细末,作膏贴翳上,一夜取下,用黄连、黄柏,煎汤洗净。看如有,再贴。” ③《濒湖集简方》:“治肿毒:野园荽(即鹅不食草)30g,穿山甲(烧存性)2g,当归尾9g。捣烂入酒150ml,绞汁服。” ④《江西草药》:“治阿米巴痢疾:石胡荽、乌韭根各15g。水煎服;血多者加仙鹤草15g。”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过敏性鼻炎:鹅不食草30g,加水适量,捣烂绞汁,过滤后加水至100ml,另加盐酸苯海拉明0.1g,盐酸麻黄素0.5g,氯化钠1g,滴鼻,1日3~4次。”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萎缩性鼻炎:鹅不食草粉5g,石蜡油100ml,搅匀滴鼻,每次每侧鼻腔2~3滴,每日3次,以愈为度。”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百日咳:鹅不食草6g,野甘草(冰糖草)9g,蜂窝草12g,天冬、百部各15g。上为小儿1日量,水煎分2~3次服。”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慢性气管炎:鹅不食草(鲜)、石韦(鲜)各60g,枇杷叶(去毛)30g。各药分别洗净,先用蒸馏器蒸馏鹅不食草,得浅棕色挥发油,再将石韦、枇杷叶(均切细)用水浓煎2次,合并煎液,静置4~8小时后,取澄清液,用间接加热浓缩到1∶1,加糖适量,冷后按1%比例加鹅不食草挥发油,密封,服时振摇,1次30ml,1日3次,口服。” ⑨《我国民间实用医方》:“治头痛:鹅不食草10g,川芎10g,菊花10g。水煎服。” ⑩《我国中医秘方大全》:“治风寒型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鹅不食草6g,紫苏叶9g,胡颓子汁9g,生姜3片,水煎服。” ⑾《常见病验方选编》:“治三叉神经痛:鹅不食草9g,牙皂、细辛各3g,青黛1.5g。晒干研细末,随时嗅鼻。” ⑿鼻通宁滴剂(《我国药物大全》)治感冒鼻塞,对鼻息肉有辅助治疗作用:鹅不食草、辛夷花,制成滴鼻剂,1次1~2滴,1日2~3次,滴鼻。 ⒀《我国民间草药方》:“治中经络:鹅不食草30g,蓖麻子仁12g,牙皂18g,丝瓜络20g。水煎服。” ⒁《我国民间草药方》:“治小儿蛔虫:鹅不食草6g,葱汁2g,百部6g,槟榔6g。水煎服。” ⒂四川中医 1987;(9):“治慢性鼻窦炎:鹅不食草15g,辛夷、甘草各6g,白芷、苍耳子、薄荷各12g。水煎服。” ⒃鹅透外敷方(广西中医药 1982;(4))治增生性脊椎:鹅不食草、透骨消各2500g,水泽兰5000g,生川乌、生草乌、马钱子各1.5g。研末备用。药粉60g,加水200ml,煮沸后再炒5~8分钟,加45%酒精20ml,调匀,装入布袋外敷患处2~3小时,每日1次,3日换药1次。 ⒄鹅不食草软膏(江苏中医 1995;(3))治慢性及过敏性鼻炎:鹅不食草10g(研细末),凡士林90g。上药和匀成膏,将药涂于消毒棉片上,填入双侧鼻腔内,半小时后取出,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单方应用:①《泉州本草》:“治蛇伤:石胡荽(鲜)捣烂,外敷伤口。” ②《濒湖集简方》:“治痔疮肿痛:石胡荽捣贴之。” ③《浙江民间草药》:“治脑漏:石胡荽(鲜)捣烂,塞鼻孔内。” ④《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单双喉蛾:鹅不食草30g,糯米30g。将鹅不食草捣烂,取汁浸濡米磨浆,徐徐含咽。” ⑤《湖南药物志》:“治疳积腹泻:石胡荽(鲜)9g。水煎服。” ⑥《贵阳民间药草》:“治牛皮癣:鹅不食草捣烂研汁,涂患处。” ⑦《中医临床验方集》:“治虚弱眩晕,眼发黑,耳鸣:鹅不食草10g,白糖31g。研细末,白糖开水送服。1次3g,1日3次。” ⑧《我国民间实用医方》:“治睑生粟粒,眼皮肿,眼皮重:鹅不食草500g,研细末,炼蜜为丸,共做100丸,1次1丸,1日3次,温开水送服。” ⑨《中药志》:“治结膜炎,湿疮:鹅不食草3~10g。水煎服。” ⑩《中药志》:“治急、慢性气管炎,咽炎:鹅不食草9~15g,水煎服。或捣汁含漱。” ⑾《中药志》:“治疗疮,痈肿,外伤出血:鹅不食草(鲜)适量捣烂,敷患处,或鹅不食草(干)研末,调敷患处。” ⑿《中药志》:“治赤白下痢,便血,带下,血崩,梦遗滑精:鹅不食草4.5~9g。水煎服。” ⒀福建中医药 1959;(2):“治百日咳:鹅不食草(鲜)150g,加水煎成500ml,再加入等量糖浆。按患儿年龄大小,每日20~40ml,4次分服。” ⒁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1964;(4):“治软组织损伤:鹅不食草研细末,成人1次6~9g(小儿减半),以黄酒180~240g(不饮酒者用酒水各半、红糖30~60g同煮(沸后密盖匀令泄气),过滤后温服;药渣趁热敷于患部。” ⒂鹅不食草滴鼻液(陕西中医 1987;(2))治过敏性鼻炎:鹅不食草加水煎成1%溶液,1日3次,滴鼻。 ⒃浙江中医 1957;(8):“治鸡眼:鹅不食草(新鲜枝叶全草)捣烂,贴患处包扎3~5日。”
食疗:《我国民间小单方》:“治小儿疳积:鹅不食草3g。研细末,与猪肉炖食。”
医药家论述①李时珍《纲目》:“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息肉;内达肺经而治、痰症,散疮肿;其除翳之功,尤显神妙。按倪惟德《原机启微集》云:治目翳鼻,碧云散用鹅不食草解毒为君,青黛去热为佐,川芎之辛破留除邪为使,升透之药也。大抵如开锅盖法,常欲邪毒不闭,令有出路。然力小而锐,宜常以聚其力,凡目中诸病,皆可用之,生援更神。” ②倪朱谟《本草汇言》:“石胡荽,利九窍,通鼻气之药也。其味辛烈,其气辛熏,其性升散,能通肺经,上达头脑,故主痰喘,气闭不通,鼻塞鼻痔,胀闷不利,去目中翳障,并头中寒邪、头风脑痛诸疾,皆取辛温升散之功也。”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亢梦琪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鹅不食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亢梦琪;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