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樟树皮


药材名称:樟树皮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异名:香樟树皮(《玉局方》),樟皮(《纲目拾遗》),樟木皮(《生草药手册》)。

基源:为樟科樟属植物樟的树皮。

原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

余项参见“樟木”条。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树皮,鲜用或晒干。

化学性质

含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油酸。

参考文献

医学中央杂志(日) 1967;227:138。

药性

性味:《陆川本草》:“辛,温,味苦。”

功效:行气,止痛,祛风湿。

主治:治吐泻,胃痛,风湿痹痛,脚气,疥癣,跌打损伤。 ①《纲目拾遗》:“治天行温疫,湿毒流注,浴疥癣,洗脚气。” ②《陆川本草》:“行气,消肿,止痛,止泻。治胃痛,腹泻,肿胀。” ③《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痛。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使用注意:《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陆川本草》:“治湿气脚肿:樟木皮500g,蛤蒟250g,杉木皮500g。煎汤熏洗。” ②《福建药物志》:“治消化不良:樟树皮、香附、土牛膝各9g,冷积者加白牛胆15g,水煎服。” ③《福建药物志》:“治中暑、腹痛、胃痛:樟树二重皮15g,牡荆9g,胃痛加生姜3片。水煎加食盐少许服。”

单方应用:①《养素园传信方》:“治霍乱上吐下泻:樟树皮30g,水煎,温服。” ②《玉局方》:“治心疼:香樟树皮,取时去面上黑色者,用内第2层皮,捣碎,煎汤服。” ③《福建中草药》:“治风湿关节痛:樟树2重皮(鲜)、地胆草鲜根各30g,水煎服。” ④《福建中草药》:“治麻疹后皮肤瘙痒:樟树皮(鲜)水煎洗浴。” ⑤《福建药物志》:“治急性胃肠炎:樟树2重皮60g,乌药9g,水煎,分3次服。” ⑥《湖南药物志》:“治酒醉:樟树皮水煎服。” ⑦《四川中药志》:“治慢性下肢溃疡:樟树皮适量,洗净切碎烤干研粉,撒在洗净的创面上,再加适量消炎粉包扎,每周换药3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奇正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樟树皮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奇正;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385.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