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菹草


药材名称:菹草

名称出处:《天津中药名录》

概况

异名:马藻(通称)。

基源:为眼子菜科眼子菜属植物菹草的全草。

原植物:菹草Potamogaton crispus L.,又名扎草、虾藻(《我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多年生沉水草本,根状茎细长。茎多分枝,略扁平,侧枝顶端常结芽苞,芽苞脱落后长成新植株。叶宽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4~7cm,宽0.5~1.5cm,先端钝或尖锐,基部近圆形或狭,无柄,边缘波状而有细锯齿;托叶薄膜质,长1cm,基部与叶合生,早落。穗状花序茎顶腋生,梗长2~5cm,穗长12~20cm,疏松少花,花被、雄蕊、子房均为4。小坚果宽卵形,长3mm,背脊有齿,顶端有2mm的喙,基部合生。花期4~5月,果期6~7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10页.图6849)

生境与分布:生于静水池沼及稻田中。为世界广泛种;我国各省区均产。

药性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利水,止血,消肿,驱蛔虫。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令欣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菹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令欣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352.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