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uanbi
[外文]:trap
一种能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能在其中聚集的场所。一个圈闭由 3部分组成:
(1)储存油气的储集岩;
(2)储集岩之上有防止油气散失的盖岩;
(3)有阻止油气继续运移的遮挡条件。这种遮挡条件可由地层的变形如背斜、断层等造成,也可以是因储集层沿上倾方向被非渗透地层不整合覆盖,以及因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发生尖灭或物性变差而造成。但是圈闭中不一定都有油气,只有油气进入圈闭才可能发生聚集并形成油气藏。
油气藏是指在单一遮挡条件控制的圈闭中,形成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或气-水)界面的油气聚集(图1)。
油气藏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位。若油气聚集的数量足够大,具有开采价值,则称为工业油气藏,否则称为非工业性油气藏。
圈闭的大小可用其较大有效容积来度量。容积大小取决于闭合面积和闭合高度。闭合面积是指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出的面积,所谓溢出点系指流体在圈闭中开始外溢的点。闭合高度是指从圈闭的很高点到溢出点间的海拔高差(图2)。
可见闭合面积和闭合高度越大,圈闭的有效容积也越大。此外,圈闭的有效容积也与储集层的孔隙度有关。油气藏的大小是用油气的储量来度量,它主要取决于圈闭的大小和油气在圈闭中的充满程度。
圈闭的分类目前,我国基本上采用 A.I. 莱复生(1967)提出的圈闭分类,即根据圈闭的成因把圈闭分为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复合圈闭等 3大类。有的石油地质学家还加上水动力(流体)圈闭。
构造圈闭储集岩层及其上盖层因某种局部构造形变而形成的圈闭。主要有褶皱作用形成的背斜圈闭,断层作用形成的圈闭,裂隙作用形成的圈闭,刺穿作用形成的圈闭和由上述各种构造因素综合形成的圈闭。
地层圈闭由储集层岩性横向变化或地层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主要有由透镜体砂岩、岩相变化、生物礁体等形成的原生地层圈闭,由地层不整合、成岩后期溶蚀作用等形成的次生地层圈闭。
水动力圈闭储集岩层中水动力发生变化造成流体遮挡而形成的圈闭。如酒泉盆地北部单斜带的单北油田,即属于这一类圈闭。
复合圈闭上述两种或三种圈闭因素共同形成的圈闭。主要有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构造-水动力复合圈闭,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和构造-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
油气藏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圈闭的成因分类,相应地把油气藏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水动力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 4大类。构造油气藏包括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裂缝性背斜油气藏和刺穿油气藏 4个亚类。地层油气藏包括岩性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和生物礁块油气藏 4个亚类。水动力油气藏包括构造型水动力油气藏和单斜型水动力油气藏两个亚类。复合油气藏包括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构造-水动力复合油气藏、地层-水动力复合油气藏和构造-地层-水动力复合油气藏 4个亚类。我国有人把油气藏按圈闭成因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 3大类,甚至也有简单地分为构造油藏气和地层油气藏两大类。这一分类方案认为,在复合油气藏中总可以找到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圈闭因素,没有必要单列一类,而水动力圈闭发现不多,还不足以独立为一类。
油气藏除按圈闭成因分类外,还有曾在我国流传甚广的 И.О.布罗德(1951)分类。 他根据储集层的形态把油气藏分为层状、块状和不规则状 3大类。层状油气藏包括背斜穹窿油气藏和遮挡油气藏(构造遮挡、地层遮挡和岩性遮挡)两个亚类。块状油气藏包括构造突起油气藏、侵蚀突起油气藏和生物成因突起油气藏 3个亚类。不规则油气藏包括在正常沉积岩中的透镜体油气藏,在古地形凹处的砂岩体油气藏,在孔隙度和渗透率增高地带中的油气藏,以及在古地形的微小突起中的油气藏。
圈闭的成因不同,油气藏的类型也就不同,对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方法也就不同。通常认为,圈闭的成因分类较之于形态分类更科学而且更具实际意义。单纯的形态分类往往把成因上互不相干的油气藏归为一类,不能真正反映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初期,世界上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是背斜构造油气藏。后来,由于1930年发现了美国的东得克萨斯大型地层油气藏,地层油气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参考书目潘钟祥主编:《石油地质学》,地质出版社,北京,1986。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峯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圈闭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峯;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