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筏道

[拼音]:fadao

[外文]:raft sluice

水利枢纽工程中以水力浮运木排(筏)过坝(闸)的水槽,是木材过坝设施的一种。主要由进口段、槽身和出口段组成。进口段须适应水库水位变化,准确调整筏道的流量,以利节约水量和安全过排。根据上游水位的变化幅度,进口段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固定式和活动式。上游水位变幅在2m以上的进口,多采用可以调整的活动形式。在进口设快速闸门,当停止木材浮运时,可控制泄水。有的工程将进口和槽身的上段做成上下有闸门控制的闸室,运用程序与船闸相似,引排入室后,先关上闸门,再开放下闸门,闸室内的水流携木排顺流而下。这种形式省水,但只能间断过木(图1)。

槽身是一宽浅的倾斜水槽,多为木质、浆砌块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槽身宽度主要根据浮运木排的宽度确定,一般取木排的较大宽度加1.0~2.0m的裕度。实用的筏道宽度为4~8m。为提高筏道的通过能力,缩短槽身的长度以减少工程量,通常在保证木排安全浮运的原则下,适当提高排速是有利的。为此,多数槽内小水深选为2/3左右木排的厚度。槽身的底坡,在设计时,可选定适宜的平均排速求得断面的平均流速,然后,按棱形明渠非均匀流进行计算求得底坡。木排处于悬浮状态,排速一般为断面平均流速的1.5~3.0倍。据实践,较大排速在7m/s时,放排工人仍能随排过坝,所以平均排速常取5m/s左右。为减小槽内流速,可采用人工加糙(见彩图)。也有将槽身做成多级跌水消能的。如槽身末端不发生水跃或只发生波状水跃时,可不进行人工加糙。

筏道出口宜靠近下游主河道,且置于较低水位以下。据实践,使出口水流衔接呈波状水跃和面流时,木排能顺利进入下游河槽。为此,出口常做成平台跌坎、消力池后接平台、带消能栅的消力池等(图2),以保证木排顺利安全向下流放。如筏道出口远离河道,则需设下游引筏道。

筏道多靠岸边布置,其进口较好远离水电站、溢流坝、泄洪洞等建筑物,以免互相干扰。槽身一般布置成直线,如必须转弯时,多采用较大的转弯半径(不小于150m),以保水流平顺。进口前多设引筏道,并有浮排等导向设施。筏道虽消耗水量,但过材量大,使用方便,故采用仍较广泛。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君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筏道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君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079.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