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白果叶
名称出处:《本草品汇精要》
概况基源: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的叶。
原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
余项参见“白果”条。
生药采集:9~10月间采收,晒干。药材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鉴别:叶片扇形,长4~8cm,宽5~10cm,多折叠或破碎,黄绿色或淡棕黄颜色,上缘有不规则波状缺刻,有的中间凹入,可达2cm,基部楔形,叶脉细密,射出数回2分叉平行脉;叶柄长2~7cm。质脆易碎。气微,味微涩。以叶色黄绿、不破碎者为佳。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山柰酚、山柰酚-3-0-鼠李葡萄糖甙、槲皮素、芦丁、槲皮甙、白果双黄酮(Ginkgetin)、异白果双黄酮(Isoginkgetin)即异银杏素、白果苦内酯A、B、C(Ginkgolide A、B、C)、白果内酯(Bilobalide)、白果内酯A(Bilobalide A)、白果素(Bilobetin)、槲皮素-3-0-(-对香豆酰-葡萄糖基-β-1,4-鼠李糖甙)(Quercetin-3-O--p-cou roylglucosyl-β-1,4-rhamnoside)和山柰酚-3-0-(-对-香豆酰-葡萄糖基-β-1,4-鼠李糖甙等[1,2]。 又含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等鞣质,还含莽草酸、α-己烯醛、亚麻酸、β-谷甾醇等[3]。
参考文献[1]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88;5(2):142。[2]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1;6(3):139。[3]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24。
药理①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从白果叶中提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在离体豚鼠灌流中能扩张冠状血管;对豚鼠的下肢动脉,也有直接的扩张作用[1]。对兔也同样扩张血管[2]。国外报道,白果叶提取物对脑血栓患者的脑循环、葡萄糖代谢及呼吸功能都有改善作用[3],对功能性中枢神经损伤有治疗作用;含有白果内酯A的制剂可用于神经病、脑病等[1],对于由微颗粒引起的大鼠脑出血,Tanakan(白果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能提高大鼠的存活率、减少与脑出血有关的症状[4]。国内报道白果叶注射液(水煮醇沉法,含量1g(生药)/ml)给猫iv 1g/kg能降低脑血管阻力,2g/kg即显著增加脑血流量并维持30min,此时血压、心率略有降低,心肌耗氧量显著降低,给犬iv0.25~0.5g/kg对脑血管亦有类似作用,对心率则无影响[5]。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ling factor,PAF)的影响,白果苦内酯B具有高度专属性的PAF受体的阻断作用,对兔血小板细胞膜上的PAF受体抑制的IC50为10-7M[1]。白果提取物在10mg/L时,在离体豚鼠心脏标本上,能拮抗PAF减少冠脉和主动脉血流、减慢心率的作用[17];在麻醉豚鼠的整体试验中,iv0.78mg/kg能抑制由PAF引起的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及TXB2样作用[18]白果素与银杏素(又名白果双黄酮),均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使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趋于正常,可治心绞痛[6]。在分析白果叶提取物对脑血管的作用原理时发现,如对大鼠长时间小剂量给提取物后,能降低大脑皮质中在异丙肾上腺素 下腺苷环化酶的活性增高,因此认为它对脑血管紊乱的治疗作用,与中枢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影响有关[1]。 ②对平滑肌的作用 叶中所含黄酮类,在豚鼠肺溢流试验或组胺喷雾试验中,表现对支气管的扩张作用,心得安能对抗此作用,提示其作用可能与β-受体有关[7],叶的醇提取物与黄酮甙类在离体豚鼠肠管标本上,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及氯化钡所致的痉挛,作用强度与 碱相似而较持久[1,8,9]。所含双黄酮具有对抗缓激肽兴奋豚鼠回肠的作用[10]。 ③其它 所含(+)儿茶精能抑制大肠内细菌的胺生成酶,阻断吲哚类物质的产生,可导致便秘[11],并有保肝解毒作用[12]。(+)儿茶精有维生素P样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13,14],并能预防胃溃疡等作用[15],(-)表儿茶精能抑制乳酸菌生长,降低大鼠血清及肝中胆固醇水平[16]。
毒性:给犬每天iv叶的醇提取物(相当总量黄酮含量2~8mg/kg),连续1wk,出现流涎、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组织切片镜检,可见小肠粘膜分泌亢进,注射局部可引起血管硬化、炎症甚至血栓、血象和肝功能则无异常[9],叶的黄酮类在兔、豚鼠、大鼠、小鼠亚急性实验中,对心、肝、脾、肺、肾、动脉均未引起形态学改变[1]。
参考文献[1]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88;5(2):142,Arzneim-Forch Beih)1966;16;(6):719,1967;17(4):491。[2] CA 1973;79:87548n。[3] CA 1980;92:104263t.1987;107:32985u。[4] Therapie 1978;33(5):651。[5] 中草药 1986;17(8):23。[6]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79;(4):200。[7] 新医药学杂志1976;(1):43。[8] CA 1970;72:11142k。[9] 中草药通讯 1972;(4):15。[10] CA 1971;74:62962b。[11] 医学中央杂志(日)1961;163:198,1958;136:772。[12] CA 1977;86:6549e,87:95204e,1978;88:84314b。[13] Arch Intern Phar codyn 1964;152:234。[14] 中华医学杂志 1954;(9):740。[15] CA 1977;86:183370p。[16] CA 1981;95:108753y。[17] CA 1988;108:73061d。[18] Phar col Res Comm 1986:18(9):775。
药性性味:甘、苦、涩,平。 ①《中药志》:“甘、苦、涩,平。”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微苦,平。” ③《湖北中草药志》:“微苦、涩,平。” ④《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苦、涩,平。”
功效:益心敛肺,活血止痛,化湿止泻。
主治: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咳嗽,痢疾,白浊,白带。 ①《本草品汇精要》:“为末和面作饼,煨熟食之,止泻痢。” ②《滇南本草》:“捣烂搽,治雀斑。” ③《江苏药材志》:“能止泻,杀虫。治泻痢,雀斑等症。洗治皮肤病,有杀寄生虫的功效。” ④《广西医药研究所药用植物名录》:“有镇咳止喘,清热利湿的功效。治咳嗽,哮喘,白带,白浊,夜尿。”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活血止痛。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胶痛,血清胆固醇过高症,痢疾,象皮肿。” ⑥《青岛中草药手册》:“治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硬化,雀斑,白癜风。” ⑦《简明中医辞典》:“治慢性气管炎,小儿肠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研末或制成片剂、针剂。外用:适量,煎水洗。
使用注意:《中药志》:“有实邪者忌用。”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白果叶散(《吴氏家秘方》)治诸疔:鲜白果叶(去梗,瓦上微火焙干研末)9g,珍珠、银粉各6g,雄黄3g。先将珍珠、雄黄研末,同虾蟆心10只捣烂,围住疗疮四边,再将白果叶末、银粉调醋搽疔疮中心,不过2次即消。
食疗:《本草品汇精要》:“止泻痢:白果叶5~9g为末,和面作饼,煨熟食之。”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果叶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