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树五加


药材名称:树五加

名称出处:《峨眉药用植物》

概况

基源:为五加科梁王茶属植物异叶梁王茶的树皮。

原植物:异叶梁王茶Nothopanax dayidii(Franch.)Harms ex Diels,又名梁王茶(《我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大卫梁王茶(《经济植物手册》)。

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6m,有时可达13m,无刺。小枝绿色或灰绿色,具特殊臭气。单叶互生,稀在同一枝上有具3小叶的掌状复叶,叶柄长5~20cm;叶片革质,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6~18cm,宽4~8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基部三出脉,侧脉6~8对,边缘疏生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圆锥花序由多数伞形花序组成,生于枝顶,长7~9cm,有时达20cm;伞形花序直径约2.5cm;花萼边缘有5小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长约1.5mm,带绿色;雄蕊5;子房2室,花盘稍隆起;花柱2,合生至中部,上部离生,反曲。果实球形,略扁平,直径5~6mm,黑色;宿存花柱长1.5~2mm。花期6~8月,果期9~11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1535页.3206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疏林或阳性灌丛中,林缘、路边和岩石山上,海拔在湖北、四川、贵州通常生于800~1800m山上,在云南则达2500~3000m。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化学性质

含皂甙类成分,主要有3β-羟基齐墩果-12-烯-28,29-双羧酸-3-O-β-D吡喃木糖甙、3β-羟基齐墩果-12-烯-28,29-双羧酸-3-O-α-(3’-O-乙酰基)-L-吡喃阿拉伯糖甙、3β-羟基齐墩果-12-烯-28,29-双羧酸-3-O-α-(3’-O-乙酰基)-L-吡喃阿拉伯糖甙、3β-羟基齐墩果-12-烯-28,29-双羧酸-3-O-β-(2’-O-乙酰基)-D-吡喃木糖甙、3-O-α-(3’,4’-O-二乙酰基)-L吡喃阿拉伯糖-3β-羟基齐墩果-12-烯-28,29-双羧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酯甙(异叶梁王茶甙I)、3-O-α-(2’,4’-O-二乙酰基)-L-吡喃阿拉伯糖-3β-羟基齐墩果-12-烯-28,29-双羧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1]。3-O-α-(3’-O-乙酰基)-L-吡喃阿拉伯糖-3β-羟基齐墩果-12-烯-28,29-双羧酸甙(异叶梁王茶甙Ⅱ)[2]。3β-羟齐墩果-12-烯-28,29-双羧酸-3-O-β-(3’-O-乙酰基)-D-吡喃木糖甙[3]。

参考文献

[1] 华西药学杂志 1990;5(2):86。[2] 药学学报 1991;26(4):261。[3] 中草药 1991;22(6):243。

药性

性味:苦、辛,微凉。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微凉,苦、辛。” ②《新华本草纲要》:“苦、辛,凉。”

功效:祛风湿,活血通经,止痛,止渴。

主治: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痧症,暑热,喉炎,跌打损伤。 ①《峨眉药用植物》:“跌打损伤。”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湿,活血脉。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及劳伤腰痛。” ③《新华本草纲要》:“祛风除湿,通经止痛,生津止渴。治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痧症,暑热,喉炎,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g;或浸酒。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峨眉药用植物》:“治跌打损伤:树五加浸酒,内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及劳伤腰痛:树五加15~24g,煎汤,内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代雯奇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树五加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代雯奇;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7005.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