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双肾藤


药材名称:双肾藤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基源: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鄂羊蹄甲的根。羊蹄甲属全世界有600余种;我国约40种、4亚种、11变种。

原植物:鄂羊蹄甲Bauhinia glauca(Wall.ex Benth.)Benth.subsp.hupehana(Craib)T.Chen(Benth huphana Craib;B.hupenana Craib.var.grandis Craib.),又名马蹄(《我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木质藤本,被红棕色柔毛,茎四棱。叶对生、近扁圆形或心形,长5~7(9)cm,宽约6cm,先端2裂,达叶长1/3~1/4,裂片圆形,基部心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疏柔毛,基出脉9~11;叶柄长2~4cm,卷须1~2,旋卷。总状花序伞房状,着生于花序轴顶端或与叶对生,花10以上,密集,长5~8cm,玫瑰红色或红棕色,具紫色脉纹;苞片与小苞片线形.长04~0.5cm;花蕾被锈色短毛;花托长1.2~1.5cm,盛开时可长达2cm,被疏毛;萼片卵形,急尖,长约0.6cm;花瓣倒卵形,边缘皱波状,长1~1.2cm;能育雄蕊3,花丝无毛,长于花瓣,退化雌蕊5~7;子房无毛,具柄,花柱长约04cm,柱头盘状。荚果长1.5~2cm,宽4~6cm,荚缝较厚,扁平无毛,具网纹,果柄长0.6~1cm。种子10~20,卵圆形,极扁,长约1cm。花期4~5月,果期6~7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39卷.194页.图版67:10-1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650~1400m山坡、谷地疏林、灌丛中。分布于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

生药

采集:秋季收采,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药性

性味:苦,平 ①《四川中药志》:“苦、涩,温。”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平。” ③《中草药学》:“苦、涩,温。”

功效:理气,消肿,祛风,胜湿。

主治:痢疾,疝气,睾丸肿痛。 ①《四川中药志》:“治膀胱疝气,睾丸肿痛,肾囊风痒。”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防治痢疾,睾丸肿痛,阴*湿疹。” ③《中草药学》:“疝气,睾丸肿痛。防治菌痢,风湿腰痛,劳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50g;或炖肉服。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痹痛:双肾藤20g,威灵仙12g,牛马藤15g。水煎服。”

单方应用:《四川中药志》:“治崩漏下血:双肾藤30g,苎麻根30g。水煎服。”

食疗:①《四川中药志》:“治膀胱疝气:双肾藤、荔枝核、橘核、小茴、吴萸根。烧猪小肚吃。” ②《四川中药志》:“治睾丸肿痛:双肾藤,鸡肾草,木姜子,双肾草,茴香根,气桃子。共炖猪肉吃。” ③《四川中药志》:“治咳嗽咯血,吐血:双肾藤30g,炖猪心肺,或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泰清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双肾藤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泰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964.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