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细香葱
名称出处:《拉汉英中草药名称》
概况异名:薤白(新疆药材名)。
基源: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北葱的鳞茎。
原植物:北葱Allium schoenoprasum L.(A.sibiricum L.;A.raddeanum Regel),又名类北韭(《新疆药用植物志》)。
形态:鳞茎常数枚聚生、卵状圆柱形,粗0.5~1cm;鳞茎外皮灰褐色或带黄颜色,皮纸质,条裂,有时顶端纤维状,叶1~2枚,光滑,管状,中空,略比葶短,粗2~6mm。花葶中空,高10~60cm,粗2~4mm,1/3~1/2被光滑的叶鞘。总苞紫红色,2列,宿存;伞形花序近球形,具多而密集的花,小花梗通常不等长,短于花被片,基部无小苞片;花紫红色或淡红色,具光泽;花被片披针形,长7~17mm,宽3~4mm;花丝为花被长的1/3~1/2,下部1~1.5mm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内轮花丝基部狭三角形扩大,比外轮的基部宽1.5倍;子房近球形,腹缝线基部具小 ,花柱不伸出外被外。花果期7~9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14卷.254页.图76)
生境与分布:生于潮湿的草地、河谷、山坡或草甸。分布于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区。从欧洲、亚洲西部、中亚、西伯利亚直到日本和北美都有分布。
生药采集:3~4月采全草或根头部。
化学性质含挥发性成分巴豆醛(Tiglaldehyde)、2-甲基戊烯-2-醛(2-Methyl-2-pentenal)、甲基丙基二硫化物、烯丙基二硫化物等。
参考文献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12。
药性性味:辛,温。《重庆草药》:“辛,温。”
功效:通气发汗,除寒解表。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疔疮红肿,关节炎,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重庆草药》:“治感冒头痛,流涕,咳嗽:细香葱头60g,僵蚕30g。泡酒备用。” ②《重庆草药》:“治小孩感冒风寒:细香葱2~3根,老姜1片,五匹风(嫩尖)3~7个,煎水热服。” ③《重庆草药》:“治关节炎,扭伤:细香葱头120g,老姜30g。捣烂外敷(红肿加酒炒,夏天不炒)。” ④《重庆草药》:“治扭伤肿痛不消:细香葱头7个,面粉120g,黄栀子9g,土地榆60g,小血藤60g。混合捣绒,用酒熏7次,退火后用黄表纸贴敷。”
单方应用:①《新华本草纲要》:“治寒湿痹痛,痛风,疮疡:细香葱头外敷。” ②《重庆草药》:“治无名肿毒:细香葱头90g,和蜂蜜共捣绒,包敷。”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玉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细香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玉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