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猪苓


药材名称:猪苓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豕零(《庄子》),豭猪尿(《本经》),地乌桃(《本草图经》),野猪食(《东北药用植物志》),猪屎苓(《四川中药志》)。

基源:为多孔菌科多孔菌属真菌猪苓的菌核。 原植物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Grifola umbellata(Pers.ex Fr.)Pilat;Sclerotium giganteum Rostr.],又名粉猪苓(上海),野猪粪(浙江),猪屎(甘肃)。

历史:始载于《本经》卷二,其曰:“猪苓,味甘平。主痎疟,解毒蛊,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一名豭猪屎,生山谷。”在《别录》,《本草经集注》,《纲目》,《本草汇言》等,都有猪苓的记载。古代都用于利尿,渗湿。

形态:菌核埋生于地下,呈长形块状或不规则球形,稍扁,有的分枝如姜状,表面灰黑或黑色,凹凸不平,有皱纹或瘤状突起,干燥后坚而不实,断面呈白色至淡褐色,半木质化,较轻;子实体从埋生于地下的菌核生出;菌柄多次分枝,每枝顶端有一菌盖;菌盖肉质,干后硬而脆,圆形,中部脐状,近白色至浅褐色,无环纹,边缘薄而锐,常内卷;菌肉薄,白色;菌管与菌肉同色。担子呈短棒状,无色透明,顶生4个孢子;孢子卵圆形6.6~7.6×3.8μm,内含一个油球,透明无色,壁表平滑。(图见《我国药用真菌》.114页.图41)

生境与分布:此菌核生于林中的桦树、栎树、槭树、柳树、椵树以及山毛榉科树木的根旁土壤中。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南方全年皆采,北方夏、秋季采收,挖去菌核,除去泥沙,晒干。药材主产于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四川、云南。

鉴别

性状:菌核不规则块状、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长5~25cm,直径2~6cm;表面灰黑色或棕黑色,全体有瘤状突起及明显的皱纹。质致密而体轻,能浮于水面,断面细腻,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以个大、外皮色黑、断面色白、体较重者为佳。

显微 粉末灰黄白色。用斯氏液装置,可见散在的菌丝及粘结的菌丝团块,大多无色,少数黄棕色或暗棕色。粉末遇水合氯醛液粘化成胶冻状,加热后菌丝团块部分溶化,露出菌丝。菌丝细长,弯曲,有分枝,棕色菌丝较粗。草酸钙方晶极多,直径3~60μm,长至68μm。(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739页.图363)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生物素(Biotin)、糖类、蛋白质[1]。所含多糖其组成比为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 20∶4∶1[2]。

从子实体分得7个新成分,命名为多孔菌甾酮A(1)和B~G(Polyporusterone A~G)[3]。尚含25-去氧罗汉松甾酮A(25-Deoxy kisterone A)和25-去氧-24(28)-去氢罗汉松甾酮A[4],前者为(1)的22和24位的差向异构体。上述化合物对白血病L-1210均有细胞毒活性[3,4]。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4545。[2] CA 1989;110∶4252w。[3] Chem Pharm Bull 1992;40(1)∶143。[4] CA 1992;116∶241924y。

药理

①利尿作用 健康人口服猪苓煎剂5~8g,6小时尿量增加62%,氯化物增加45%[1],但3g煎剂及临床常用量对人未能证明有利尿作用[2]。猪苓煎剂0.25~0.5g/kg iv或im对不麻醉的带输尿管瘘犬有利尿作用,剂量低于0.0048g/kgig或iv,则无利尿作用[3]。在切除肾上腺大鼠,猪苓煎剂与去氧皮质酮合用,结果5h内尿量反而减少,尿中盐的排泄并无影响[4]。猪苓含钾量不高(30mg%)[2],也不稀释血液,其利尿作用可能与抑制肾小管对电解质及水的重吸收有关[3]。 ②抗肿瘤作用 猪苓醇提取物水溶性部分2g/kgip,连续10d,对小鼠S180及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小鼠白血病L615无效[5]。猪苓菌丝体发酵液粗提物及野生菌核提取物200mg/kg ip对小鼠S180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6];猪苓提取物不同途径给药。1~10mg/kg ip,1mg/kg iv,及1000mg/kg ig,对小鼠S180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ig效果较差[7]。猪苓多糖50mg/kg im有轻微增强环磷酰胺对小鼠 颈癌U14的抗癌作用,对小鼠lewis肺癌自发肺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猪苓多糖200mg/kgip,对小鼠腹水型肝癌H2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00mg/kg ip使荷肝癌小鼠的肝糖原积累增加,糖异生酶活性增强,但对糖原分解酶无影响;100,400mg/kg ip,猪苓多糖能使荷肝癌小鼠亢进的皮质功能得以恢复,表现出适应原样作用[9,10]。猪苓提取物1~10mg/kg ip,连续14d,或iv连续6d,对小鼠S180均有抑制作用,100~500mg/kg ig,连续19d无效。1000mg/kgig,连续20d,对S180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0.5%[18]。猪苓干粉90g/kg,于饲料喂食连续30d,对N-丁基-N-(4-羟丁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膀胱肿瘤有抑制作用,可减少发病率和肿瘤数目及大小,恶性程度也减轻[19]。 ③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猪苓提取物10mg/kgip或醇提水溶部分1~3g/kg sc,均能增强荷瘤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5,11],前者能使荷瘤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增多[11],而后者则使脾抗体形成细胞数减少[5]。猪苓多糖100mg/kg ip连续2wk,能增加和升高正常及肝损伤小鼠巨噬细胞数量及释放H2O2能力[12],体外30~240μg/ml能明显促进小鼠脾细胞对ConA和LPS的增殖反应,12.5mg/kg ip,能增强小鼠特异的抗体分泌细胞数及异型小鼠脾细胞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猪苓多糖浓度在240μg/ml时可增强小鼠脾细胞毒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13]。 ④对肝脏作用 在细胞生长周期中加入0.16、0.08、0.04mg/ml的猪苓多糖有促进PLC/PRF/5人肝癌细胞产生HBSAg的作用[14],猪苓多糖提取液100-200mg/kg ip,可明显阻止四氯化碳及D-半乳糖胺诱发小鼠肝病变发生,SGPT活力下降,肝5-核苷酸酶,酸性磷酸酶6-磷酸葡萄糖磷酸酶活力回升。体外实验0.01,0.02mg/ml也具有类似体内的作用[15]。猪苓多糖1~800mg/ml,体外试验,可使小鼠脾细胞出现规律性的增殖反应,而胸腺细胞对之毫无反应,缺乏T细胞的裸鼠脾细胞去掉吸附性细胞后,均为B细胞,猪苓多糖也能引起其增殖反应,说明猪苓多糖具有B细胞促有丝分裂素作用[20]。 ⑤抗辐射作用 猪苓多糖8mg/只ip,可提高小鼠受800rad全身照射的存活率,能使小鼠胸腺细胞中3H-TdR的掺入明显增强,同时加速胸腺细胞的释放,且使小鼠 中皮质酮含量明显增高;切除双侧肾上腺后,不再有这些表现,表明上述作用是通过肾上腺皮质而实现的,而猪苓的抗辐射作用可能与其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16]。 ⑥抗衰老 猪苓多糖0.2,0.4mg/只ip,连续10d,对臭氧造型的衰老小鼠,可增加体重,提高体温和胸腺系数,使接近正常,还能降低衰老小鼠肝中过氧化脂质含量,提高红细胞中SOD和肝脏过氧化氢酶活力[21]。

毒性:猪苓半精制物以大剂量1次ig200~250mg/kg或500mg/kgip,均无明显毒性反应;猪苓半精制物1~100mg/kg ip,连续28d,对小鼠无显著毒性[17]。

参考文献

[1]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57;(3)∶28,(1)∶38。[2] 中华医学杂志 1961;47(1)∶7。[3] 药学学报 1964;11(12)∶815。[4] 南京药学院学报 1964(10)∶69。[5] 中草药通讯 1978;(8)∶36。[6] 新医药学杂志 1979;(2)∶19。[7] 新医药学杂志 1979;(2)∶15。[8] 中草药 1983;14(6)∶27。[9] 我国药理学报 1983;4(1)∶52。[10] 我国药理学报 1983;4(2)∶141。[11] 新医药学杂志 1979;(3)∶51。[12]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11(4)∶225。[13] 我国免疫学杂志 1991;7(3)∶185。[14] 北京医学 1985;7(3)∶187。[15] 我国药理学报 1988;9(4)∶345。[16] 医学杂志 1984;9(1)∶9。[17] 新医药学杂志 1979;(5)∶315。[18] 中华肿瘤杂志 1981;3(2)∶106。[19] 中华医学杂志 1987;67(11)∶622。[20] 我国免疫学杂志 1988;4(4)∶228。[21]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3;4(2)∶15。

药性

性味:①《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平。” ②《我国药用孢子植物》:“甘、淡,平。” ③《药性论》:“微热。” ④李杲:“淡、甘,平。”

归经:入脾、肾、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阳、少阴经。” ②《药品化义》:“入脾、膀胱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功效:利尿,渗湿。

主治:小便不利,泌尿系感染,腹泻,淋浊带下,水肿,脚气。 ①《本经》:“主痎疟,利水道。” ②《药性论》:“解伤寒温疫大热,发汗,主肿胀,满腹急痛。” ③《珍珠囊》:“大燥除湿。《主治秘要》云,去心憹。” ④《医学入门》:“治中暑消渴。” ⑤《纲要》:“开腠理,治淋,肿,脚气,白浊,带下,妊娠子淋,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3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无水湿者忌服。 ①《医学启源》:“猪苓淡渗,火燥亡律液,无湿证勿服。” ②《医学入门》:“有湿症而肾虚者忌。” ③《得配入门》:“目昏、无湿而渴,二者禁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泽泻、葶苈子、黑牵牛,治四肢及面目浮肿,咳嗽气喘,小便短赤。 ②配莲须、黄连、黄柏,治小便频数,白浊不止。 ③配泽泻、阿胶、黄芪,治慢性肾炎。 ④配鹿角、黄精、茺蔚子、茯苓,治脑积水。

方选和验方: ①猪苓汤(《伤寒论》)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30g,水煮4味,去渣,再入阿胶烊消,温服,分3次服。 ②猪苓丸(《圣济总录》)治肠胃寒湿,濡泻无度,嗜卧不食:猪苓(去黑皮)15g,肉豆蔻(去壳、炮)2枚,黄柏(去粗皮、炙)1g,同捣罗为末,米饮和丸,如绿豆大,每服10丸,食前开水送服。 ③《方脉家宝》:“治痎疟不分新久:猪苓30g,茯苓15g,柴胡12g,半夏9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于未发前服,其渣再煎,发后服。” ④猪苓丸(《济生方》)治年壮气盛,梦遗白浊:半夏、猪苓各30g,先将半夏切如豆大,猪苓为末。将半夏炒令黄颜色,不令焦,地上去火毒半日,取半夏为末;以一半猪苓末调匀和丸,如梧子大,再用余猪苓末拌丸,使干,入不油沙瓶中养之。每服40丸,空腹温酒盐汤下。 ⑤猪苓散(《金匮要略》)治呕吐而病在膈上,思水者:猪苓、茯苓、白术各等份,3味同杵为散,饮服2g,日3服。 ⑥神助散(《世医得效方》)治面目四肢俱肿,咳嗽气喘,不得安卧,小便赤涩:猪苓、泽泻、黑牵牛(微炒)各60g,椒目45g,葶苈(炒香)90g。同研为细末,每服9g,加葱白3茎,水煎服。忌盐及面。 ⑦涂脐膏(《世医得效方》)治水肿,小便绝少:猪苓、地龙、针砂各30g,为末,擂葱涎调成膏,敷于脐上约高1寸,以绢帛束之,以小便量多为度,日2易。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水肿、小便不利:猪苓、茯苓皮、泽泻各9g,车前子、滑石粉各12g,水煎服。” 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腹泻:猪苓、茯苓、白术、白扁豆各9g,水煎服。” ⑩中满分消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腹部胀满,小便不利:猪苓、泽泻、白术、厚朴、赤苓、白芍、陈皮、苍术、槟榔、青皮、黄芩各2000g,干姜、黄连、广木香各500g,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6g,日2服。 ⑾治浊固本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湿热下注,小便频数,白浊不止:猪苓、莲须、黄连(炒)各60g,砂仁、半夏(姜制)、益智仁、黄柏、茯苓各30g,甘草(炙)9g。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9~12g,开水送下。 ⑿一苓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脾虚胃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身热口渴:猪苓、白术、茯苓各10g,苍术、厚朴、白芍(酒炒)、广陈皮、泽泻各7g,滑石、砂仁、官桂、甘草各1g。共研细末,用筛罗2~3次,大人服3~6g,小儿服1~2g,白开水或糖水送服。 ⒀四苓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腹胀、腹泻、小便不利:猪苓、泽泻、茯苓、白术各60g,共研末,每服9g,白开水送服。 ⒁五苓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小便不利,发热腹痛,渴欲饮水:猪苓、白术各63g,泽泻、茯苓62g,肉桂15g。同研细末,每服9g,开水送服。 ⒂河南中医 1983;(5):“治输精管结扎术后综合征:猪苓、郁金、元胡、柴胡、麦芽各15g,白芷、木通、泽泻、当归、小茴香各12g,牛膝、川芎、赤芍各6g,萆薢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服时加黄酒5~10ml。” ⒃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5;(12):“治脑积水:猪苓、茯苓、茺蔚子、黄精、牛膝、鹿角胶、山药、熟地、丹皮、车前子、肉苁蓉各10g,当归6g。同研末,制成蜜丸,每丸重约1.5g,3个月内小儿每服半丸,3个月以上小儿每服1丸,早晚各服1次。” ⒄新中医 1985;(12):“治脑积水:猪苓、茯苓、熟地、车前子各6g,白术4g,陈皮、半夏各5g,桂枝、甘草、山萸肉、淮山药、川牛膝各3g。每日服1贴,水煎服。随证可加服中药及外洗头部。” ⒅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10):“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猪苓、茯苓、泽泻、木通、车前草、鸡血藤各30g,红花,生姜、桂心各9g,赤芍、丹参各15g,郁金18g,附片24g,白术12g。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每日1剂。” ⒆《中医药物贴脐疗法》:“治慢性肾炎腹水:猪苓、地龙、硼砂、甘遂各10g。共研细末和匀,加生姜汁、米醋适量调成糊状,填满脐窝,外加纱布盖上,再以绷带扎紧束定之,每日换药1次,7天为1疗程。” ⒇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1;(10):“治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猪苓、夏枯草、半夏(姜制)、化赭石(先煎)、钩藤各12g,水煎服,每日1剂。” (21)《癌的扶正固本治疗》:“治卵巢癌小腹肿块质硬,腹部胀满,小便短赤,下肢肿胀,面色无华,脉细而涩: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蛇舌草、薏米仁、干瓜蒌各15g,地鳖虫、三棱、莪术、丹参、木通、麦冬、太子参、白术各12g,赤芍、麻仁、沙参各9g,甘草3g。可随症加减,每日水煎服1剂。” (22)河北中医 1987;(5):“治肾盂积水:猪苓(去皮)、茯苓、泽泻、滑石(布包)、阿胶(另炖烊化)各9g,续断12g,怀牛膝18g,金钱草30g,车前子(布包)15g,甘草6g。水煎眼,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23)湖北中医杂志1991;(4):“治老年前列腺肥大,脾肾阳虚者:猪苓、淫羊藿、巴戟天、黄芪、当归、党参、白术、桂枝、茯苓、仙茅、补骨旨、车前子各12~15g。水煎服,每日1剂。” (24)黑龙江中医药 1991;(25):“治湿累脾阳,大便稀薄如水泻,腹胀、小便短少: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木通、滑石、通草、薏苡仁、萆薢各9~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5)湖北中医杂志 1991;(3):“治湿热交蒸所致的腰痛,症见腰脊疼痛难以俯仰,心烦呕逆,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猪苓、泽泻、桂枝、知母、黄柏各10g,苍术、茯苓各20g,木通5g。水煎去渣温服,早晚各1次。每日1剂。” (26)黑龙江中医药 1991;(4):“治肾阳亏损,水湿停滞型慢性肾炎,症见肢体浮肿,按之凹陷,皮肤不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两颧潮红,眩晕,耳鸣,舌少苔,脉细数:猪苓、茯苓、阿胶(烊化)、女贞子、怀牛膝、旱莲草、泽泻各10~10g,山萸肉、生地、丹皮各9g。水煎服,每日1剂。” (27)吉林中医药 1991;(2):“治肝阳上亢兼有痰湿之高血压病:猪苓、泽泻、钩藤、蝉衣、牛膝各15g,冬瓜仁50g,苍术、地龙各10g,生地、白芍、夏枯草各30g,桑寄生、生石决明、珍珠母各20g。水煎服,每日1剂。”

单方应用:①《子母秘录》:“治妊娠水肿,小便不利,微渴引饮:猪苓150g。研末,每服3~6g,水调服,日3服。” ②《小品方》:“治子淋、猪苓150g,研末,每服3~6g,以水调服,日服3~4次,可逐渐加量服。”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猪苓淡渗,气升而又能降,故能开腠理,利小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也。” ②倪朱谟《本草汇言》:“猪苓,渗湿气,利水道,分解阴阳之的药也。此药味甘淡微苦,苦虽下降,而甘淡又能渗利走散,升而能降,降而能升,故善开腠理,分理表阳里阴之气而利小便,故前古主痎疟。甄氏方主伤寒温疫大热,能发汗逐邪,此分利表阳之气于外也。张氏方主腹满肿胀急痛,心中憹,疟痢瘴泻,此分利里阴之气于内也。张仲景治太阳病脉浮、发热、消渴而小便不利者,用五苓散以止其吐;各时寒嗽,兼寒热如疟状者,名为痰风,用五苓散以定其嗽。此三法俱重在猪苓,开达腠理,分利阴阳之妙用也。” ③刘若金《本草述》:“方书有云,湿在脾胃者,必用猪苓、泽泻以分理之也。按猪苓从阳畅阴,洁古所谓升而微降者是,阳也;泽泻从阴达阳,洁古所谓沉而降者是,阴也。二味乃合为分理阴阳。” ④贾所学《药品化义》:“猪苓味淡,淡主于渗,入脾以通水道,用治水泻湿泻,通淋除湿,消水肿,利黄疸,独此为最捷,故云与琥珀同功。但不能为主剂,助补药以实脾,领泄药以理脾,佐温药以暖脾,同凉药以清脾,凡脾虚甚者,恐泄元气,慎之。” ⑤黄元御《长沙药解》:“猪苓,渗利泄水,较之茯苓更捷。但水之为性,非土木条达,不能独行。猪苓散之利水,有白术之燥湿土也;猪苓汤之利水,有阿胶清风木也;五苓之利水,有白术之燥土,桂枝之达木也;八味之利水,有桂枝之达木,地黄之清风也;若徒求利于猪、茯、滑、泽之辈,恐难奏奇功耳。” ⑥黄宫绣《本草求真》:“猪苓、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性虽有类泽泻,同入膀胱肾经,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然水消则脾必燥,水尽则气必走;泽泻虽同利水,性亦类燥,然咸性居多,尚有润存,泽虽治火,性亦损气,然润能滋阴,尚有补在。故猪必合泽泻以同用,则润燥适均,而无偏陂之患矣。至于茯苓虽属渗剂,有湿自可以去,然茯则入气而上行,比则入血而下降,且与泽泻利水消肿,治疟止痢等药,审属暑邪湿热内闭,无不借此以为宣导之需,古人已云清利小便,无若此駃,以故滋阴药中,止有泽泻,而不用及猪苓,正谓此耳。但此专司引水,津液易耗,久服多致损目。”

参考文章猪苓的人工栽培与加工技术猪猪苓的采收加工猪猪苓栽培技术猪人工栽培猪苓技术要点猪李时珍认为猪苓有何功用?中医中药猪苓的药用功效是如何发现的?中医中药猪苓电磁膨大高产新技术猪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苑星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猪苓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苑星;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910.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