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麒麟尾


药材名称:麒麟尾

名称出处:《岭南采药录》

概况

异名:狮尾草(《岭南采药录》)。

基源:为天南星科麒麟叶属植物麒麟叶的全株。麒麟叶属全世界约26种,我国有3种,药用的有2种。

原植物:麒麟叶Epipremnum pinnatum(L.)Engl.(Pothos pinnata L.;Rhaphidophora pinnata Schott)又名爬树龙(海南),百宿蕉、上树龙、百足藤、飞来凤(广东),飞天蜈蚣(广西)。

形态:藤本。茎圆柱形,下部粗2.5~4cm;气生根具发达的皮孔,平伸,紧贴于树皮或石面上。叶柄长25~40cm,上部有长2.2cm的膨大关节;叶鞘膜质,上达关节部位,逐渐撕裂,脱落;幼叶片狭披针形或披针状长圆形,基部浅心形,成熟叶宽长圆形,基部宽心形,沿中肋有2行星散的、有时为长达2mm的小皮孔,叶片长40~60cm,宽30~40cm,两侧不等的羽状深裂,裂片线形,基部和顶端等宽或略狭,裂弯宽5~7.5cm,狭长渐尖,裂片上有叶片的Ⅰ级侧脉1~3条,Ⅱ级侧脉与Ⅰ级侧脉成极小的锐角,或逐渐与之平行。花序柄圆柱形,长10~14cm,基部有鞘状鳞叶包围。佛焰苞外面绿色,内面黄颜色,长10~12cm,渐尖。肉穗花序圆柱形,钝,长约10cm,粗3cm。雌蕊具棱,长5~6mm,顶平,柱头无柄,线形,纵向;胚珠2~4,着生于胎座的近基部。种子肾形,稍光滑。花期4~5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13卷.第2分册.25页.图版4∶1~7)

生境与分布:附生于热带雨林的大树上或岩壁上。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的热带地域;福建有栽培。

药性

性味:①《新华本草纲要》:“全株:味苦、微辛,性平。” ②《华东千种草药》:“淡、微涩,平。”

功效:活血散瘀,清热解毒。

主治:骨折,枪伤,跌打,劳伤,感冒,四肢酸痛,流脑,风湿性腰腿痛,小儿疳积,鼻衄,结膜炎,乳腺炎,疖肿。 ①《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治目赤肿痈,鼻衄;外用治痈疽疮疖,阴*红肿,乳疮。” ②《广西植物名录》:“治跌打,骨折,蛇伤,痈疖,百日咳,目痛,鼻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炖肉服。外用:捣敷或煎水洗患处。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岭南采药录》:“治痰尖瘰疬:麒麟尾9~15g(用鲜品30~60g)加瘦猪肉适量煮汤服。”

单方应用:《岭南采药录》:“治鼻血:麒麟尾9~15g。水煎眼。”

参考文章麒麟尾的容器饲养要点观赏园艺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弘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麒麟尾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弘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618.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