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窃衣


药材名称:窃衣

名称出处:《中药志》

概况

异名:华南鹤虱(《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为伞形科窃衣属植物小窃衣的果实。窃衣属全世界约20种,我国有2种,皆入药。

原植物:小窃衣Torilis japonica(Houtt.)DC.

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20~120cm。茎直立,有条纹及刺毛。叶柄长2~7cm,下部有狭膜质的叶鞘;叶片轮廓为宽卵形,一~二同羽状分裂,两面疏生紧贴的粗毛,末回裂片披针形以至长圆形,边缘有条裂状的粗齿、缺刻或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梗长3~25cm,有倒生的刺毛;总苞片3~6,长0.5~2cm,通常线形;伞辐4~12,长1~3cm,开展,有向上的刺毛;小总苞片5~8,线形或钻形,长1.5~7mm,宽0.5~1.5mm;小伞形花序有花4~12,花柄长1~4mm,短于小总苞片;萼齿细小,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花瓣白色或略带蓝紫色,倒卵圆形,顶端内折,长与宽均为0.8~1.2mm,外面中间至基部有紧贴的粗毛。果实长圆状卵形,长1.5~4mm,宽1.5~2.5mm,通常有内弯或呈钩状的皮刺;皮刺基部阔展,粗糙。每棱槽中有油管1。种子胚乳腹面凹陷。花果期6~10月。(图见《我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84页.图版37)

生境与分布:生于150~3100m的杂木林下、林缘、路旁、河沟边以及滨边草丛中。除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以外,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欧洲、北非及亚洲的温带地区也有分布。

化学性质

果实中含有葎草烯(Humulene)、(-)-Ger crene-D和(-)-Ger cra-4(15),5(E),10(14)-三烯-1β-醇[1]及Oppositanes(1~4)[2]、窃衣内酯(Torilolide)(5)和氧窃衣内酯(Oxytorilolide)(6)[3]。

参考文献

[1] Chem Pharm Bull 1983;31(5):1743。[2] Chem Lett 1983;(8):1253。[3] Chem Pharm Bull 1986;34(11):4682。

药性

性味:苦、辛,微温。有小毒。

功效:收敛杀虫,活血散肿。

主治:痈疮溃疡久不收口,蛔虫病, 滴虫症,跌打伤肿,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作丸剂、散剂。外用:研粉干掺或水煎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痈疮溃烂,久不收口; 滴虫:窃衣果实适量,水煎冲洗。”

参考文章窃衣的介绍观赏园艺窃衣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窃衣取温造句素材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君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窃衣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君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551.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