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白毛藤根


药材名称:白毛藤根

名称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概况

基源: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的根。

原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S.dulca ra L.var.Iyratum(Thunb.)Sieb.et Zucr.]

余项参见“白毛藤”条。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挖取根部,除去杂质及泥沙,晒干或鲜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附 全草含有β-羟基甾体生物碱甙[2]。果实含茄碱[1]。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98。[2] 中草药学.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985。

药性

性味:苦,凉。 ①《四川中药志》:“苦、辛,平。” ②《重庆草药》:“甘,平、微寒。” ③《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苦,凉。”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主治:风火牙痛,头痛,瘰疬,痈肿,痔漏,崩带,风湿关节痛。 ①《分类草药性》:“治瘰疬,崩带,风火牙痛。” ②《重庆草药》:“治头痛,流涕。”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性关节炎。” ④《中药大辞典》:“治风火牙痛,头痛,瘰疬,痈肿,痔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四川中药志》:“治火牙,虫牙痛:白毛藤根,地骨皮、枸杞根、龙胆草、白牛膝各15g。炖肉服。”

单方应用:①《贵阳民间药草》:“治乳痈:白毛藤根30g,酒、水各半煎服。取渣加酒糟调敷患处。” ②《简明中医辞典》:“治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白毛藤全草或根9~15g。水煎服。”

食疗:《福建民间草药》:“治痔疮、漏管:白毛藤鲜根30~45g(或干根25-40g)和猪大肠(洗净)500g,清水同煎,饭前分2次吃。”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俊良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毛藤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俊良;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504.html

赞一下 ()

精彩相关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