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大九节铃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
概况异名:艾叶酸蔹藤(《中药大辞典》)。
基源:为葡萄科酸蔹藤属植物酸蔹藤的根。酸蔹藤属全世界有60余种。我国约3种。
原植物:酸蔹藤Ampelocissus artemisiaefolia Planch.
形态:攀援藤本。块根串珠状纺锤形,卷须与叶对生,不分叉。叶互生,3出复叶;中间小叶纺锤形或菱形,两端尖,长达12cm,侧生小叶羽状深裂,边缘中部以上有粗锯齿。聚伞花序,花淡黄绿色。浆果小。种子1~4粒。(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38页.0238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陡崖上。分布于四川西南和云南西北部。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药性性味:辛、涩、麻,微寒。有小毒。
功效:续筋接骨,止血消炎,止痛。
主治:骨折,刀枪伤,烧伤,外伤出血,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6g。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于馨浩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大九节铃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于馨浩;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