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黑鳞耳蕨
名称出处:《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概况异名:大叶山鸡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冷蕨萁(四川)。
基源:为鳞毛蕨科耳蕨属植物黑鳞耳蕨的根状茎和嫩叶。
原植物:黑鳞耳蕨Polystichum kinoi(Tagawa)Tagawa,[Polystichum setiferum(Forsk.)Woynar var.fargesii(Christ)C.Chr.],又名黑鳞大耳蕨(《我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形态:植株高50~80cm。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连同叶柄基部密生全缘的狭披针形、黑色光亮的大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5~20cm,禾秆色,除有棕色大鳞片外,向上直达叶轴和羽轴的下面密被狭披针形和棕色线状披针形鳞片。叶片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30~50cm,宽14~18cm,顶端渐尖,基部不缩狭或稍缩狭,两面被褐色纤维状小鳞片,二回羽状;羽片20~30对,互生,披针形,中部的较长,长5~8cm,宽约2cm,顶端短渐尖,基部2~3对常向下反折,一回羽状;小羽片12~16对,近对生,镰状长圆形,通常基部上侧一片较大,长达1.5cm,顶端钝,基部上侧截形并有三角形耳状突起,下侧斜楔形,边缘不分裂,有长刺状的齿;叶脉羽状,侧脉2~3叉。孢子囊群圆盾形,背生于小脉顶端;在中脉两侧排列,囊群盖圆盾形,褐色,全缘,易脱落。(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33页.46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800~1200m的林下溪边岩石上或灌丛中。分布于我国西南、华东(山东除外)及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
药性主治:下肢疖肿。
用法用量:外用:本品鲜嫩叶,除净鳞毛,捣烂加白糖适量,调和涂敷患处。1天换1次。
使用注意:忌食酸辣。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福建药物志》:“治下肢疖肿:黑鳞耳厥(除净鳞毛),捣烂加红糖适量,调涂敷患处。忌食酸辣。”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铭怡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黑鳞耳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铭怡;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