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蜀葵根


药材名称:蜀葵根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基源:为锦葵科蜀葵属植物蜀葵的根。

原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 L.[Alcea rosea L.]

余项参见“蜀葵花”条。

化学性质

含大量粘质;一年生的根粘质含戊糖7.78%,戊聚糖(Pentosans)6.86%,甲基戊聚糖(Methyl pentosans)10.59%,糖醛酸(Uronicacid)20.04%。

参考文献

CA 1961;55:9919h。

药性

性味:①《新华本草纲要》:“微涩,平。” ②《本草拾遗》:“甘,寒。” ③《本草述》:“气味甘,微寒滑。”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排脓。

主治:淋病,白带,尿血,吐血,血崩,肠痈,疮肿。 ①《本草拾遗》:“根及茎,并主客热,利小便,散脓血恶汁。” ②《本草推陈》:“治丹毒,火疮,烧伤,水肿。” ③《分类草药性》:“治红崩,吐血,白带。” ④《新华本草纲要》:“吐血,红崩,白带,肠炎,痢疾,尿路感染,小便赤痈, 颈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葵花散(《卫生宝鉴》)治小便淋沥:葵花根15g。洗净,锉碎,用水煎五、七沸服。 ②蜀葵汤(《经验良方》)治肠痈:蜀葵根3g,大黄3g。水煎服。 ③怀忠丹(《坦仙皆效方》)治内痈有败血,腥臭殊甚,脐腹冷痛,用此排脓下血: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30g,白枯矾、白芍药各15g。为末,黄蜡溶化,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下20丸,待脓血出尽,服十宣散补之。

单方应用:①《济生拔萃》:“治诸疮肿痛不可忍者:葵花根,去黑皮捣,若稠,点井花水少许,若不稠,不须用水,以纸花如膏贴之。” ②《贵州草药》:“治血崩、吐血:棋盘花(即蜀葵花)根60g。煨甜酒吃。” ③《贵州草药》:“治白带增多:棋盘花根30g。炖猪肉吃或煨水服。” ④《贵州草药》:“治大便不通:棋盘花根、冬苋菜各30g。煨水服。” ⑤《湖北中草药志》:“治妇女倒经:棋盘花根15~60g,水煎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胜天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蜀葵根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胜天;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148.html

赞一下 ()

评论 期待您的神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