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姜味草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异名:灵芝草、胡椒草(云南)。
基源:为唇形科姜味草属植物姜味草的全草。姜味草属全世界约130种;我国产5种,1~2种药用。
原植物:姜味草Micromeria biflora(Buch.-Ham ex D.Don)Benth(Thymus biflorus Buch.-Ham.ex D.Don;Micromeria ovata Beck ex Hook.f.),又名小姜草、香草、小香薷(云南)。
形态:半灌木、丛生,高达30cm。茎多数,从基部发出,近圆柱形,红紫色,密被白色具节疏柔毛及短柔毛。叶小,卵圆形,长4~5mm,宽2.5~3m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微心形,全缘,质厚,背面具明显金黄颜色腺点。聚伞花序1~5花,枝条近顶端常具1~2花,花梗长2~3mm,丝状,偏向一侧,常带红色;苞叶及小苞片近等大,线状钻形,长1.5mm,边缘具缘毛;花萼短管状,连齿长达4mm,13脉,萼齿后3齿长三角形,长1.5mm,前2齿钻形,长近2mm,先端刺尖,齿缘具纤毛;花冠粉红色,冠筒长4mm,冠檐2唇形,下唇3裂,裂片近等大,全缘;雄蕊4,前对较大,花药2室,室略叉开;花盘平顶。小坚果长圆形,长约1mm,褐色,无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图见《我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677页.图5307)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00~2550m石灰岩山地,开旷草地。分布于云南、贵州。不丹、尼泊尔、印度、阿富汗至埃塞俄比亚及非洲南部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收全草。
化学性质含挥发油,主成分是柠檬醛[1]。气质联用从挥发油中鉴定出18个已知成分,其中绝大部分(96.7%)是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其次为芳香族化合物(3,3%)[2]。
参考文献[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448。[2] 中草药 1991;22(3):127。
药性性味:苦、辛,温。 ①《滇南本草》:“大温,微辛。”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温,微苦,有姜味。”
功效:温中,理气,止痛。
主治:吐逆,噎膈,胃痛,腹痛、寒疝疼痛。 《滇南本草》:“燥脾暖胃,进饮食,宽中下气,疗九种胃气疼痛,面寒痛,胸膈气胀,肚腹寒痛,呕吐恶心,噎膈反胃,五积六聚,痞块疼痛,男子寒疝胀疼,妇人癥瘕成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滇南本草》:“治心积:姜味草9g,石菖蒲3g,甘草3g,厚朴3g,草豆蔻6g。共为末。每服3g,滚水点酒服。为丸亦可。” ②《滇南本草》:“治肝积:姜味草9g,青皮1.5g,川芎6g,柴胡3g,小茴香6g,草豆蔻9g。共为末,或为丸。滚水点酒服3g。” ③《滇南本草》:“治肺积:姜味草6g,姜黄6g,白豆蔻6g,木香1.5g。共为末,或为丸。每服3g,滚水点酒服。” ④《滇南本草》:“治脾积:姜味草9g,吴萸6g,草豆蔻6g,吴神曲6g,甘草1.5g。共为末,或为丸。滚水点酒服。” ⑤《滇南本草》:“治肾积:姜味草9g,益智仁6g,沉香6g,荔枝核7个(焙)。共为末,或为丸。每服3g,滚水点酒服。”
单方应用:①《滇南本草》:“治胃气,面寒疼痛:姜味草为末。热酒服。”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寒气滞疼痛,气食饱胀:姜味草,水煎服。” ③《滇南本草》:“治寒疝疼痛:姜味草为末,滚水点酒服。” ④《滇南本草》:“治小儿虫犯肚腹,疼痛或呕吐或泻:姜味草1.5g。点酒服。疼止后,服‘下虫散’下虫。” 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疝气痛:姜味草3g,倒提壶3g,荔枝核7枚。共研末。每用1.5g,与糯米白酒蒸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风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姜味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风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36109.html